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一座寺院内,同时供奉两种弥勒形象,这在全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3/6/14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三级专科 http://m.39.net/news/a_5252023.html

在河北省正定古城隆兴寺这一座寺院内,同时供奉两种弥勒形象。一座是隆兴寺正门天王殿内供奉的大肚弥勒,另一座是慈氏阁内供奉的弥勒。

隆兴寺天王殿弥勒佛与慈氏阁弥勒佛

在我国,从两晋开始流行弥勒信仰,翻译经典,向往往生兜率净土。著名的东晋高僧道安、唐代高僧玄奘,均一心向往弥勒净土。随着对弥勒的信仰,弥勒的形象也出现了。现存最早的弥勒像,是甘肃炳灵寺石窟第窟西秦时期绘制的弥勒画像。云冈及龙门石窟的早期洞窟,都有很多弥勒造像,并且占据重要位置。唐代之后,随着西方极乐世界信仰的日益兴盛,弥勒信仰便日渐衰落。五代之后,更由僧人契此作了弥勒的化身,世人只知“大肚弥勒”,而这种正统的天冠弥勒形象却鲜为人知。因此在隆兴寺这一座寺院内,同时供奉两种弥勒形象,这在全国也极为罕见。

隆兴寺天王殿正门

天王殿始建于北宋,是寺院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清乾隆四十五年(年)做过大修,但主要梁架仍为原来形制没有改变。现在大门上端的“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均为康熙皇帝手书。

隆兴寺天王殿内供奉的大肚弥勒

殿内供奉的“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这是一位被完全汉化了的弥勒佛,其形象源于我国五代浙江奉化岳林寺的契此和尚。有些寺院配有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隆兴寺慈氏阁

慈氏阁是供奉另一座弥勒的殿阁。弥勒菩萨立于2.55米的砖须弥座上,像高7.4米,为北宋时期独木雕刻,也就是整个佛像由一棵树木做成的。其高度虽不及雍和宫内的独木佛,但其雕制年代却比后者早了近一个世纪。因此为国内最古老的独木佛像,“隆兴寺九绝”之一。

隆兴寺慈氏阁弥勒佛

阁内弥勒菩萨面目慈祥,头戴天冠,上身内着衬胸,外穿天衣,下着齐足长裙。右手上屈于胸前,掌心向外,左手下垂,其形为诸天说法状。菩萨身后为轮廓奇特精美的举身火焰背光,高8.8米。背光主题纹饰为雕制的卷草纹,内饰花卉,外镂火焰。整个雕像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据佛经记载,弥勒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庭,后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入灭后上升到兜率天内院。《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经变图》中可知,弥勒菩萨通体光明,在兜率天居住四千年后(即地球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降生到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教化众生,成为释迦牟尼佛的接班人,人称“未来佛”。弥勒成佛后,天下太平,极为清净,一片光明,因而慈氏阁内的弥勒菩萨像有火焰背光,以示佛光普照,法力无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