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圆融的度化,一次ldquo向死而生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2/7/16
最出名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节将于年12月19—20日隆重举办,这是继粤港澳佛教文化交流会之后,岭南佛教的又一次盛会。而大佛寺善友康乐社癌症康复营,自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承佛教“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感同身受,关爱病友。大佛寺住持耀智大和尚希望癌症康复营能办得越来越好,能更多地利益众生。为此,大佛寺在“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节”中,特意筹办了“都市佛教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生命与医疗对话”。鉴于现社会慢性疾病流行,癌症高发,不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以“社会公益慈善服务”造福众生为出发点,广州市大佛寺联合哈佛大学医学院康景轩教授团队于年1月共同成立“善友康乐社”,遵循“科学指导、综合干预、慈善公益”三大原则,以“佛法教义调心,营养膳食调病,传统运动调身,终极关怀导归”为核心理念。年至今,开设了十二期,招收来自全国各地四百多名的癌症患者,惠及了数百名家庭,意在为癌症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康复,改善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希望。在一次演讲中,耀智法师说:明白了生死观,才能观照我们生命的本质,才能究竟的明白生死问题。“究竟地明白生死问题”是此次“生命与医疗对话”的缘起之一。大佛寺每年举办癌症康复营与生命教育论坛,是现代“佛”“医”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体现了“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与“悬壶济世、大医精诚”的医心佛性;体现了“大千世界、事事无碍”与“不生不灭、身心一如”对生命本源、生命规律的探索与尊重;体现了“因果不爽、善心善行”与“自在人生、转识成智”的价值追求。年12月19日下午3点45分,“都市佛教中国化的探索与实践——生命与医疗对话”如期在广州大佛寺弘法大楼三楼大讲堂举行。这次生命与医疗为主题的对话,既是首届岭南佛教文化节的重头戏,也是大佛寺每年举办癌症康复营与生命教育论坛的一种延续。此次对话由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何方耀先生介绍与会嘉宾,邀请与会嘉宾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师;医院创始人、中国“整体医疗”实践者徐梅女士;著名心理学专家、澳门城市大学教授申荷永教授;宗教学博士、心理分析博士后尹立老师共同讨论“生命与医疗”,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有关生命的对话,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引导众生开启生命的真实价值。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何方耀先生作嘉宾介绍凤凰网佛教总编辑崔明晨女士主持对话对话活动现场·广州大佛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广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州大佛寺住持耀智法师医院创始人、中国“整体医疗”实践者徐梅女士著名心理学专家、澳门城市大学教授申荷永先生宗教学博士、心理分析博士后尹立老师

与会嘉宾合照

出席此次“生命与医疗对话”的现场嘉宾还有省市区统战和民宗部门的有关负责人。

这次对话采取了现场与直播同时进行,让广大的网民朋友能参与同共讨论,整场对话历时近三小时,听众反应热烈,近30万网友通过网络共同聆听参与生命的对话。这次对话意义深刻,影响甚大,对于大众如何面对人生问题起到很好的启发。此次活动提供录像回放,可点击下方海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