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大佛寺砖雕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以“三雕”(即木雕、砖雕、石雕)著称,砖雕主要作为建筑构件或大门、照壁、墙面的装饰,是古代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
大佛殿正门南北两侧各有一幅以佛教故事为题材的砖雕,南侧称为“西方圣境”,北侧称为“祗园演法”。砖雕为正方形,边长4.5米,均用“刻活”工艺将51块方砖表面磨光精雕细刻拼接而成。两幅砖雕边缘装饰图案相似,上方用青砖雕刻筒瓦覆盖飞椽的屋檐,檐下雕饰三踩斗栱4攒,外层线子砖饰莲花花瓣纹勾边,里层四角雕刻卷草纹间以佛八宝图案作为装饰。中心砖表进行多层次雕刻,贴金描绘的装饰使画中人物错落有致,活灵活现。整幅作品内外呼应,浑然一体,宛如一刀刻成,给人以强烈的立体感和感染力。
祗园演法砖雕
砖雕两侧对联“佛日增辉,万善同归登彼岸;法轮常转,十方瞻仰证菩提”,中间横批“入三摩地”。“三摩地”译为入定,即住心于一境而不散乱的意思。画面中间释迦牟尼佛端坐须弥座之上,座前为左右胁侍文殊、普贤菩萨及帝释天、大梵天两位护法,座后站立侍佛弟子,佛像上方雕有贴金护法神迦楼罗(大鹏金翅鸟),左右为脚踏祥云的无量诸天大众。须弥座下方达官显贵、善男信女躬身下跪、虔诚礼佛,赋予画面极强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整幅砖雕既有怪石嶙峋、树木葱郁的田园风光;又有祥云缭绕、庄严肃穆的佛国圣境。形象刻画了佛祖释迦牟尼初传法轮时,在摩竭陀国祗园精舍设坛弘法的佛本生故事。
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北侧“祗园演法”砖雕
西方圣境砖雕
南侧的砖雕名为“西方圣境”,对联“宝殿巍峨,无量人天咸敬仰;金身显涣,河沙凡圣共皈依。”横批“登极乐天”,祈愿佛徒死后,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画面亭台中央雕刻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和左右胁侍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及侍佛弟子,亭台两侧有往生信徒聆听佛法,砖雕上方宝树林立,左雕佛塔,右刻楼阁,香烟飘渺,飞天环绕。砖雕下方画面最具特色,不但展现了西方圣境中的七宝莲池,而且用莲花中端坐的婴儿来突出《观无量寿经》中佛教徒对佛教信仰及修善断恶程度而产生的“九品莲花、三品九级“往生观念。整幅砖雕用生动的画面和传神的意趣,淋漓尽致的描绘了庄严、清净、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西方净土世界。
张掖大佛寺大佛殿南侧“西方三圣”砖雕
原标题:《砖雕艺术的典范---张掖大佛寺砖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