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20分钟车程的正定隆兴寺,被民间称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京外第一名刹”。
保持着北宋建筑格局的隆兴寺里,更聚集了一众瑰丽的珍宝。
隆兴寺的众多庙宇中,赫赫有名的当数摩尼殿了,它是隆兴寺主要建筑之一。
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宋仁宗皇佑四年(),总面积为平方米。
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代《营造法式》相符。
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fú)四柱结构形式。
隆兴寺摩尼殿外观
隆兴寺摩尼殿外观(局部)
隆兴寺摩尼殿屋脊(图片来自网络)
梁思成在隆兴寺测绘考察时,对于摩尼殿评价甚高,称之为中国古建筑史上的“艺臻极品”。
年梁思成测绘河北正定隆兴寺时在转轮藏殿檐下
关于隆兴寺门口的龙槐、风槐,有一个凄美的爱情传说:
西汉年间,正定城内一个富家小姐与家中年轻的长工相爱,与封建社会体制相悖,被棒打鸳鸯。
俩人相约私奔,遭家人追赶,无处可逃,相对盟誓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两人随即化作两株槐树,即为今天的京外古刹隆兴寺内,摩尼殿外的龙槐、凤槐(余年树龄)。
殿内五彩悬山中的倒坐观音,人格化的神灵,一改往常观音像的端庄肃雅一丝不苟的刻板印象。
神态随和自若眉眼倾俯众生,于无声无息间抚慰礼佛者的心灵。
隆兴寺摩尼殿内倒坐观音动态图
年,梁思成与林徽因首次去正定县考察。
在正定隆兴寺进行实地研究,观摩考察,惊讶于隆兴寺的建筑之最,建筑之美,寺院之价值,称之为“河北重要大伽蓝之一“。
梁先生更是对此倒坐观音塑像赞叹不已:
“你们看倒坐观音和别处的一样吗?她多么富有人情味。你在她前边哪个方向看她,她都能转睛看着你、俯视着你,似欲和你交谈。”
年梁思成先生曾将此像拍成照片送给鲁迅先生(也有人说年鲁迅先生曾在北京山本照像馆购得此观音照片)。
鲁迅先生视若佛教美学珍宝,赞誉她为“东方美神”,摆放在自己的书案上。
至今在北京鲁迅先生故居的书案上,仍陈列着这张照片。
左侧为鲁迅先生书案上的观音图像,与右侧现存实际观音像略有差异
为纪念正定隆兴寺,年6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正定隆兴寺》特种邮票一套两枚。
其中第一张图的主景为摩尼殿,衬景为摩尼殿内五彩悬山中的倒坐观音。
很多邮友看到票图后惊叹他的魅力:这尊美丽的观音不寻常呐~
年6月26日中国邮政发行《正定隆兴寺》特种邮票/摩尼殿
正定县与众不同世间孤例的倒坐观音菩萨像,坐落在隆兴寺的摩尼殿后五彩镂空悬山之中,这是壁塑,不是浮雕,因其绚丽多彩的颜色,被称五彩悬山。
其高7.5米,长15.7米,是国内现存古代悬塑中规模较大的一壁。
五彩悬山倒坐观音整体图
整壁悬塑内容丰富,有峰峦千重,祥云缭绕,有罗汉护法,天神巡礼,观世音菩萨踏莲之意表示脚踏西方净土世界。
也寓意佛教徒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
右腿屈起,表示吉祥如意,喷水兽和吸水兽,可使海水源源不断而来,象征佛教后继有人。
五彩镂空悬山塑像上的佛像
五彩镂空悬山塑像上的佛像
五彩镂空悬山上的祥云和吸水兽(图片来自网络)
五彩镂空悬山上的彩塑(细部)
五彩镂空悬山上的彩塑(细部)
五彩镂空悬山上的彩塑(细部)
一片令人目不暇接的泥塑五彩悬山,带着压倒之势扑面而来。
“倒座观音”端坐在这片波澜壮阔的山海之中,是一尊泥塑的五彩观音。
她踞坐于中,在石山、碧波、天神、罗汉的衬托下,格外引人注目。
更为引人入胜的是她的姿态:
她头戴金光闪亮的宝冠,项饰五彩缤纷的璎珞,披巾从肩上垂下,绕两臂向下飘起
头微右侧,身姿稍稍前倾眉眼微微向下俯视。
上身斜披着络腋,但上躯大部分裸露着,下身是镶饰着花边的红裙。
左腿下垂,右腿自然斜压于左腿之上,成跷着“二郎腿”姿势。
整体形象闲适自若,端庄恬静。
倒坐观音端坐在五彩悬山中央(正相)
倒坐观音端坐在五彩悬山中央(侧相)
她两眼俯视,恰好与理佛者形成感情上的交流,表现了温馨亲切的人性精神。
她的庄严令人畏而起敬,她的美丽令人恭而不亵。
倒坐观音近态像
这座倒坐观音的绝妙之处,就是完全脱离了神像中的传奇色彩,而塑成了一位普普通通的年轻美貌女子。
塑像尺寸合理,线条流畅,造型细腻,生动逼真。
所以才会引起参观者感情上的共鸣。
古代艺术大师们的高超艺术,使宗教概念和生活中的典型形象,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塑像大师们把神人格化了,所以收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摩尼殿空间的格局不同于极其对称的平面布置,摩尼殿内的主尊佛坛却并不在殿正中央,反而稍稍向后退一些。
倒坐观音与礼佛者在空间距离上反而更加贴近,微微俯视的姿态与礼佛者的仰视形成了更加直接的感情交流。
虽然五彩悬山是明代的作品,有学者认为此空间布局是早在宋代修建摩尼殿时便做好的安排。
据观音塑像下侧的《重塑背坐观音圣像记》刻石记载,此像于明嘉靖四十二年曾进行重塑,刻石记载了重塑的起因、发起人、捐资人姓名等。
难能可贵的是,石刻落款有:明嘉靖四十二年六月初一日立。
现据专家考证,此次重塑实为对原塑的残损部分进行补塑。
摩尼殿北侧的这尊观音像之所以被称为“倒坐”,并非指观音面向内、背朝外。
而是指她坐南朝北,与寺庙中通常所见的坐北朝南相反,凡是背南面北的观音像,均称为“倒坐观音”。
五彩悬山、“倒坐观音”塑于宋代,有专家考证,宋代观音逐渐呈现世俗化的特点。
但宋以后的观世音像,也未见倒坐观音这样的世俗形象呀。
在印度,观音是男身,刚传入中国时,也是男身,敦煌石窟中北魏、唐朝的观音造像也多是男身。
不过,佛经记载观音菩萨能现32应身,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观音是男还是女,无论是男是女,都是观世音。
佛教故事里讲到,观音曾发下誓愿:众生普度不完永不回头。
众生永远普度不完,所以观音只好倒坐,有告诫世人,警示大众的意味。
这样的观音谁见过?
独乐寺观音阁倒坐观音像(摄影丨王竹宝)
其实,在我国众多寺庙中,供奉有倒坐观音的除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其他还有如:
山西五台山的碧山寺
山东日照三庄镇的天齐庙
天津蓟州独乐寺
……
文字丨利娜
版式丨关关
摄影丨范君秦子超辛迪
20世纪40年代,美国留学归来的中国建筑家梁思成先生第一次开始了现代中国古建发现之旅。
在那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学者志士抱着复兴中华的理想,在强烈的时代冲击下试图寻回中国历史文化中的遗珍。
事实很明显,全盘否定自我是一种非理智的应激反应,而彻底失去自我将意味着精神上的灭种。
今天,世界格局焕然一新,越来越多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也终于开始意识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