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到了正定,隆兴寺是必看的。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年),原名“龙藏寺”。宋初,太祖赵匡胤敕令在龙藏寺内铸造铜佛,并盖大悲阁,遂大兴土,以大悲阁为主体的一组宋代建筑先后告成。到了清康熙、乾隆年间,又两次大规模维修和增建,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康熙四十八年(年),改龙藏寺为隆兴寺,俗称大佛寺。
隆兴寺占地平方米,三路建制,正门(南门)外为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经三路三孔石桥向北,就是寺院的真正的大门天王殿,隆兴寺以天王殿为大门而没有建造“山门”,穿过天王殿,依次为天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康熙御碑亭、乾隆御碑亭、御书楼(遗址)、大悲阁、集庆阁(遗址)和弥陀殿等。在寺院围墙外东北角,有一座龙泉井亭。
小时候经常去隆兴寺,上大一的那个暑假,放假归来的高中同学相约去大佛寺玩,从那以后再没有去过。时隔20多年再去隆兴寺却有了更多的感触,看它的视角、引发的感悟更加繁复起来。这也许与人的人生阅历有关吧。
再进大佛寺,心中先就有了稍许的不安,以这些年来各个旅游点所谓保护性开发,实为对古迹破坏的行为的心有余悸,担心大佛寺不会也被“保护性开发”了吧。其实对古迹这东西越少的改造就是越好的保护,越少的改变就是对它的最大的尊重。还好细细的转下来,原貌未变,甚至同学们合影的那个碑基赑屃还在原位。建筑、壁画、塑像也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谢天谢地,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造。在寺院东北部重新建设开发了腾龙苑,重修了龙泉井亭,原来散落在寺院各处的残缺的石雕像、石碑也都在腾龙苑中集中摆放或放到适当的位置,各得其所。感觉大佛寺的空间扩大了许多。
隆兴寺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大悲阁内的铜铸千手观音,被称为“正定大菩萨”,与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大石桥并称为“河北四宝”,这是中国保存最高大的古代铜铸佛教造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