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杨尚昆故里已成鱼米之乡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4/9/11

杨尚昆故里已成鱼米之乡

  从涪江上远眺,涪江上潼南新城住宅区倒影。蔡律摄

  金佛大桥把潼南新老城区和大佛片区更紧密地联为一体,奠定“一江两岸三大片”5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格局。蔡律摄

  潼南城区宽阔的水面,丰茂的植被,丰富的鱼类生物资源,文化底蕴深厚,江景城景打造极具潜力,鱼米之乡名副其实。潼南区位于重庆西北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截至年,潼南区常住人口69.04万人。潼南属盆地浅丘地貌,地势平坦,海拔高度—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宜耕。潼南是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经济作物以蔬菜、桑、果、油料为主,堪称鱼米之乡。

  在潼南大佛寺滨江路远眺涪江。蔡律摄

  据潼南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潼南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03公顷(.45亩)。其中,河流水面.9公顷(.5亩),占40.23%;水库水面.88公顷(.2亩),占8.73%;坑塘水面.34公顷(.1亩),占48.60%;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主要分布在涪江流域沿岸、琼江流域沿岸和重点水产养殖区域,主要有梓潼街道办事处、桂林街道办事处、双江镇、太安镇等,占全区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82.64%。

  潼南油菜花景区全景来源百度

  “故水潺缓流,故山依然记,鲜鲙与醇醪,频向溪头醉……”这是明朝宰相吕大器在《凉水庄山居》诗中描写了自己故乡潼南的情景,“野寺潇潇枫叶丹,长沙迁客过江干。”“寺下空江滚滚流,天边河雁影悠悠。”“江声不尽东流意,目断南鸿送落霞。”这是是明朝宰相席书、吏部侍郎席春、户部给事中席彖兄弟三人,在大佛寺相送时留下的三首离别诗。斯人已去,山河依旧,正是在潼南大佛寺码头,在友人的陪同下,近日笔者实地察看潼南涪江水域。

  涪江大佛寺湿地蔡律摄

  涪江国家湿地公园,以城市湿地资源群为景观特色,集湿地保护与修复、海绵城市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重庆潼南涪江国家湿地公园。蔡律摄

  据潼南区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我区涉及1个湿地二级地类。为内陆滩涂,面积.04公顷(.6亩)。湿地主要分布在涪江流域沿岸,占全区湿地的95.37%。

  蓝天下的金佛大桥。金佛大桥把潼南新老城区和大佛片区更紧密地联为一体,奠定“一江两岸三大片”5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格局。蔡律摄

  潼南涪江两岸已是高楼林立。蔡律摄

  重庆潼南区是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的故乡,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达.11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9.4%,河谷面积.67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的7.8%,潼南水资源丰富,涪江、琼江贯穿区境,流程达公里,涪江年径流总量达.2亿立方米,琼江年径流总量为8.4亿立方米。另有大小溪河73条,呈树枝状排列。潼南距重庆93公里,距成都公里,渝遂高速公路横贯东西,有渝遂铁路横贯,潼南有吨级的船舶可直达重庆朝天门码头。

  从涪江上远眺莲花寺蔡律摄

  在涪江西岸远眺东岸桂林坝蔬菜基地。蔡律摄

  潼南涪江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潼南区涪江流域,以涪江河流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规划总面积.81公顷,湿地面积.54公顷。湿地公园以涪江、三块石运河、库塘、稻田、自然河流等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为主体,以城市湿地资源群为景观特色,城市因水而兴、与水共生,涪江河流补给主要来自降水,其次是地下水。涪江泥沙较多,每立方米中为1.23公斤(小河坝),是嘉陵江泥沙的主源之一。

  碧绿的江水,原生态的江心岛,水天一色的涪江流域,宜居之城。蔡律摄

  站在涪江的游艇上,望山看水、绿意盎然,水鸭惊飞,江风扑面,如诗如画,好不惬意,穿过米金佛大桥,该桥把潼南新老城区和大佛片区更紧密地联为一体,进一奠定“一江两岸三大片”5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格局,远眺高楼大厦布局江畔。桂林蔬菜基地位于潼南西北部,始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现已拥有连片蔬菜基地4万余亩,常年播种蔬菜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生产蔬菜四十万吨以上,重庆市第一个无公害蔬菜基地。春天以辣椒、茄子、大葱、瓜类、豆类、番茄、莴笋为主,秋天以茄子、黄瓜、甘蓝、大葱、胡萝卜、花菜、大白菜为主,是重庆市“菜篮子”重要基地、第一大鲜销蔬菜保障供应基地。潼南区渔类资源有96种之多,有胭脂鱼、江团、鯿鱼、鳜鱼、青龙棒、赤根鳟等名贵鱼种。潼南太安鱼肉嫩,或膏腴嫩滑,或甘脆爽口,诸味纷呈,变幻多端,富有层次感,流传各地,太安鱼成为重庆一大名菜。

  涪江上江心岛水草、植被繁茂。蔡律摄

  潼南涪江上的一座江心岛,生态湿地水鸭惊飞,四面环水、植被茂盛,移步见景、波光倒影。潼南在下游修了新的航电枢纽,涪江水位上升,潼南也成了湖景城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对小岛实施“再野化”,给岛上的野生动物营造了繁衍生息的家园,周边水域的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江心岛地处金佛大桥上游1.2公里的姜家坝,位于规划的大佛寺、双江古镇、桂林蔬菜基地5A级景区核心区的江中心,是衔接景区山、水、田、园的重要纽带,潼南区对江心岛进行生态修复,包括江心岛护岸工程、大岩洞码头暨护岸工程,建成后水上面积约亩、湿地面积约15亩。

  阳光沙滩,金福岛在打造滨江亲水平台。蔡律摄

  潼南“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格局: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自然生态、人水和谐。潼南区城市发展和涪江两岸提档升级还有很大的潜力,“城水相融、人水相亲”的生态格局,碧水清澈、绿树掩映的宜人景色,改善着潼南人的居住环境,提高着人们的生活品质。生态型、亲水型滨水空间的打造,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美丽愿景从梦想走进了现实。环境优美、人文醇美、建设精美的“三美协同”,潼南探索实践着自然、人和城市的“美美与共”。生态环境营造吸引人才来潼南区奋斗创业条件之一。

  阳光沙滩,金福岛在打造滨江亲水平台。蔡律摄

  潼南区涪江漫游航线图蔡律摄

  涪江福地福文化,山水田园心度假。一睹潼南滨江城、田园城市、花园城的生态美。涪江,不单干流多姿多彩,就是支流也不乏其美。涪江属嘉陵江水系,是潼南的母亲湖,沿江两岸风光旖旎,夜景璀璨。涪江旅游度假区以大佛坝为核心,南起文创街,北至双江古镇,西以大佛岭为绿色屏障,东以涪江水系为天然界线,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度假区内产、城、景相融,农、文、旅相生,自然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建主客共享的滨江旅游带。潼南旅投从江上开辟一条流动的风景线,开启潼南山水与城市夜景融合的“快旅漫游”的新模式,目前有金佛号、莲花号两艘画舫权和一艘游艇投入运营。乘船领略一江两岸的田园风情,欣赏城市的流光夜景,让外界了解潼南区“产城景”魅力的文化之窗。涪江游航程约13公里,游览时间约60分钟,途经江心岛、大佛寺、三块石电站等14区著名的文化景点,可一睹潼南滨江城、田园城市、花园城的生态之美。

  蔡律年3月5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