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寺唐代为成都第一大佛寺。唐玄宗避乱入蜀时,敕建大圣慈寺,并亲为书匾额。大慈寺之大,首在规模。96院,区,这是什么概念?96院中,仅举几例,包括大慈寺、前寺、中寺、甘露寺、应天寺、百部院、千部院、白马院、华严阁等。寺在唐代极盛时,占地逾千亩。
大慈寺之大,还在僧众。寺中每日粪便经由寺前解玉溪运走至粪草湖(后为粪草湖街)。据陆游诗《观华严阁》自注:“日饭僧数千人”。而玄奘曾译经的唐代长安大慈恩寺也不过“凡十余院,总间,敕度僧人”。大慈寺在同时代的海内名寺中,堪称首屈一指。
玄奘在成都大慈寺律院受戒并坐夏学律
大慈寺之盛,尤以壁画为最。如果按阁、殿、塔、厅、堂、房、廊计算,大慈寺有间,共画有诸佛如来幅,菩萨幅,帝释梵王68幅,罗汉祖僧幅,天王明王大神将幅,佛会经验变相幅,所有雕塑均不计算在内。唐明皇、唐僖宗及随行大臣的写生像均留在大慈寺中和院壁上。这些壁画瑰玮神妙,与寺院建筑、雕塑相映生辉,实为我中华难得的艺术宝库。
大慈寺壁画有此惊艳的艺术成就,固然与唐二帝(玄宗、禧宗)西幸时,随驾的画工都是奇工名家有关,他们的作品自然都是传世之作。但是成都本土的画家,也不乏大家、宗师。据宋·郭若虚著《图画见闻志》,收录唐末画师27人,其中左全,成都人。大圣慈寺中的殿画《维摩变相》、《狮子国王菩萨变相》,文殊阁东畔《水月观音》等多幅作品,皆出自他手,其楼阁、树石、花雀、人物、冠冕蕃汉异服,皆得其妙。此外,赵公祐、赵温其、赵德齐、范琼、陈皓、彭坚、常粲、常重胤、李洪度等,计10人,都是成都人。麻居礼,四川人;道士张素卿,四川简阳人;道士陈若愚,川东人。其余14人中,多数随二帝入蜀,后寓居成都。这就促进了四川,尤其是成都绘画艺术的空前繁荣。
消灾如意观音像(今人吴唯理绘)成都绘画,名家荟萃,代不乏人。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五代后蜀黄荃、黄居寀父子为当时院体画的代表。历代各家对黄荃的评价甚高。《圣朝名画评》把他的作品列为“神品”。《宣和画谱》说,黄氏父子画法,“为一时之标准,较艺者视黄氏体制为优劣去取”。
消灾如意观音像(今人吴唯理绘)遗憾的是,大慈寺壁画因寺毁于火而荡然无存。近传四川多地寺庙尚有旧时壁画保存,可以大致窥见大慈寺壁画之一斑。如新津观音寺明代绘壁画,精美绝伦。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某国想用5亿美金求购最负盛名的4幅壁画,省政府闻报,即以当头棒喝。否则,国宝或已易人。有诗为证:
u九莲古刹久垂名,天火纷纷代几更。菩萨画图犹在壁,当初未卖有微情。
如今,巴蜀画派重振雄风,佛像画也有了新的发展,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