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绍兴晚报的报道:说到新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大佛寺景区里面的“江南第一大佛”。昨天,记者从新昌县文保所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佛寺石弥勒像修缮工程正式启动。这也是石弥勒像30年来首次大修(上次是在年),意义重大。据介绍,石弥勒像始凿于南朝齐永明四年(公元年),梁天监十五年(公元年)告竣,距今已有多年。石弥勒像气势恢宏,现存大佛座高2米,坐像身高14.05米,头高4.39米,两膝相距10.61米,掌心可同时容纳10多人。新昌县文保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佛寺石弥勒像是我国江南地区齐梁造像仅存硕果,是研究我国南朝佛教造像艺术的重要实物例证,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年,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为历史悠久,石弥勒像上留下不少岁月的痕迹。目前,石弥勒像肩部和手臂出现多处裂缝、底部积水,局部表面起皮、空鼓、剥落,修缮工程刻不容缓。石弥勒像要怎么修缮?新昌有关部门花了3年多时间进行前期筹备,制订了详细的修缮计划。修缮工作将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内容启动,遵循“文物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对石弥勒像实施“最少干预”。3月22日,新昌有关部门邀请省文物局文保处副处长赵勇、省考古所副所长郑嘉励、省考古所研究员邵浦建以及来自南京博物馆等单位的有关专家,走进新昌大佛寺景区开了一场维修工程推进会。会上,建设单位详细介绍了大佛寺石弥勒像修缮工程的基本情况。与会人员对石弥勒像修缮工程中的可预见性问题、修缮材料、施工时间、修缮过程记录等展开了交流和探讨,同时实地勘察了石弥勒像,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新昌县文保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去,新昌将进一步做好大佛寺石弥勒像保护工作,实现遗产本体的延年益寿,遗产信息保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系统性,推动其遗产价值在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