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补骨脂红花抑菌膏 https://m.39.net/pf/a_4361603.html「本文来源:重庆日报」我国石窟寺的“家底”摸清了!12月24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十四五”石窟寺保护与考古工作会。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全国共有石窟寺和摩崖造像处。合川区涞滩二佛寺摩崖造像。(重庆市文旅委供图)那么,重庆有多少石窟寺?有何特点?这些石窟寺保护、利用情况如何?如何让蕴含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石窟寺焕发更大光彩呢?12月25日,重庆日报记者采访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幸军、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全市共有石窟寺处,总数位居全国第三重庆日报:去年10月,《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通知》发布。重庆是如何组织开展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的呢?幸军:去年10月,重庆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启动,制定了《重庆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方案》,成立了“重庆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大足石刻研究院和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牵头单位共同承担全市调查工作,组建4个专项调查专家组,各区县组建调查队伍,全面启动专项调查工作。我们历时7个月,对辖区内年以前开凿的石窟寺(含摩崖造像)的基本情况、保存状况、主要风险、保护管理及安全防范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摸清了重庆市石窟寺“家底”。南岸区弹子石摩崖造像。(重庆市文旅委供图)经统计,全市登录石窟寺处,是中国石窟寺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处、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处。重庆日报:除了数量众多之外,重庆的石窟寺还有什么特点呢?幸军:在分布上看,重庆的石窟寺主要分布于36个区县,集中分布在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大足、合川、潼南等区县,以及三峡库区的忠县等区县,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代表的石窟寺数量众多、价值突出、特色鲜明。其原因主要是中晚唐至两宋时期,巴蜀地区成为这一时期我国石窟造像最繁盛的区域。渝西地区和成都地缘相近,水陆交通往来便利,且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成为我国晚期石窟艺术蓬勃发展之地。重庆的石窟寺还是晚期石窟艺术的代表,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重要例证。唐朝安史之乱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北方地区石窟造像艺术衰落,川渝地区成为全国开窟造像最盛行的区域。两宋时期,安岳、大足两地石窟开凿进入兴盛时期,在全国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年实施石窟寺保护项目34个,新建的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即将投用重庆日报:石窟寺历经数百甚至上千年的风雨沧桑,有的已经垂垂老矣,如何为它们延年益寿呢?幸军:保护石窟寺,要以考古与前期研究为基础,多领域科研机构、多学科专家协同攻关。年,全市共计实施石窟寺保护项目34个,完成12个。除大足石刻以外,年还实施了合川涞滩二佛寺、钓鱼城遗址千佛崖、潼南大佛寺、南岸弹子石大佛、江津石门大佛等重点石窟寺保护利用项目。工作人员对北碚区的石窟寺进行专项调查。(重庆市文旅委供图)很多中小石窟寺长期被埋没在山野中和乡村里,针对这些石窟寺,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启动了全市中小石窟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年实施潼南千佛寺、合川龙多山摩崖造像、大足石刻峰山寺等8处中小石窟保护利用示范项目,建设小型乡村遗址公园,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潼南千佛寺、忠县临江摩崖造像窟檐建筑已基本建成。重庆日报: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重庆是如何合理利用石窟寺的呢?幸军:我们深化文旅融合发展,全市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窟寺均对公众开放;大足石刻展览相继在金沙遗址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深圳南山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弹子石大佛保护修缮工程一期竣工,未来将打造成为全民共享的开放式文化公园。潼南区千佛寺摩崖造像窟檐建筑建设前后对比。(重庆市文旅委供图)黎方银:考古研究是开展遗产价值阐释的基础。鉴于重庆市石窟寺处于高温高湿地区,石质多为易于风化剥蚀的砂岩,千百年来,造像日渐风化,各种历史信息正在快速灭失,石刻文字更为脆弱。为此,我们正在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重庆市石窟寺及石刻铭文资料抢救性收集与整理研究》工作。经过近两年的野外调查,编写完成了《大足石刻总录》。此外,在认真总结《大足石刻全集》考古报告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启动了大足舒成岩、妙高山及北山石窟周边造像等处的考古调查和报告编写工作。我们还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完成“大足宝顶山石刻保护利用设施建设”项目,新建的1.5万平方米的大足石刻游客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保护利用任重道远,借助科技手段和各方力量助力石刻瑰宝“活”起来重庆日报:大足区境内石刻造像星罗棋布,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身,想必未来保护利用的压力是非常大的。黎方银:的确如此。我们存在优秀专家、科技骨干等优秀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不高,中小石窟保护管理难度大,文物本体保护形势严峻的问题,保护利用工作仍任重道远。工作人员对大足区的石窟寺进行专项调查。(重庆市文旅委供图)重庆日报:保护利用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重庆石窟寺,或许还应更加重视汇聚各方人才和力量。幸军:是的。在石窟寺保护科技创新方面,我们要加强与意大利、日本等国石窟寺研究机构合作,深化与浙江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科教融合发展,提升大足石刻研究院的科研能力和平台建设。在推进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方面,编制《川渝石窟寺国家遗址公园建设规划》,推进大足石刻文化公园建设,实施大足石刻宝顶山和北山、南岸弹子石大佛、江津石门大佛等重点石窟寺保护项目。在石窟寺考古和研究方面,“十四五”期间,将完成潼南万佛岩、荣昌刘家庙等5处石窟寺考古发掘工作,完成9项石窟寺考古报告出版。黎方银:我们将强化大数据、云服务等现代技术的运用,让景区更有智慧;强化大足石刻当代表达,推出一批精品展览和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大力推广大足石刻文化,让大足石刻传出去,让观众走进来,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835.html
上一篇文章: 重庆南山一日游畅游大佛寺慈母山教堂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