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发展 >> 正文 >> 正文

甘肃古老的张掖大佛寺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2/8/17

洗衣洗澡一通忙碌。顾不上小憩,我便兴奋走上张掖街头。我从驻地南关一路晃悠悠走向大佛寺。偶遇街边卖冰镇杏皮水的冷饮店,那又便宜又解渴的黄色液体让我垂涎欲滴,怎可错过,干脆喝两杯带走一杯,直至喝它个透心凉。

张掖的新、旧城区似乎泾渭分明,如今的大佛寺地区早已建成仿古街巷。黑瓦红房、绿柳古刹,颇有几份古风古韵。17点时分,我终于七拐八拐寻到巷子中的大佛寺。买过41元的门票,欣然走进大门。

树影斑驳后的斜阳依旧鲜亮。一座飞檐翘起的漂亮牌楼被映照得更加高大。偌大的庭院门庭冷落的静悄悄。我环顾四周,古木参天,碧草如茵。好一座“塞上名刹、佛国胜境”的大佛寺。

在牌楼下穿门而过,远远便看见一座恢宏的木质大殿。横匾上题写着“无上觉悟”(佛教中的觉悟有三种,自觉、觉他、无上觉悟)。这便是大佛寺最核心的大殿。

大佛寺核心主殿

我拾阶而上,走进大殿。听女讲解员娓娓道来。眼前的这尊木胎空心泥塑大佛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展现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际的形象。他微闭双目,安详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上,感觉好神圣。再看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可躺下一个人,可想这佛像的庞大。如果用艺术的眼光来看,塑像可谓细腻而精致,不失佛教塑像中经典之作。

我到来的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多年的漫长历史。曾先后被称为“迦叶如来寺”“圣觉寺”“弘仁寺”,直至现在的“大佛寺”。

说起大佛寺就不能不提到一段相关的历史。张掖在古时候叫作“甘州”。从唐代的“安史之乱”以后,一直是回鹘王廷所在地,史称“甘州回鹘”。北宋仁宗天圣六年(公元年),以今天银川一带为中心建立西夏政权的党项人攻下甘州,八年之后,全面占领了河西走廊。为了加强对河西地区的经营、管理,西夏政权积极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其中包括兴建寺院,翻译佛经等活动。而张掖大佛寺正是这一时期修建。

山西会馆的戏台

我走出大殿,继续绕行至藏经阁的后面。眼前高耸着一座饱经风霜的土塔,据介绍有20米之高。外观类似北京白塔寺之塔。那斑驳的古塔下有10余米高的方形台基。而四角处各建有土塔一座,特色又壮观。只是不知它的详细历史。

如今的大佛寺已经成为张掖博物馆的所在地。位于东北角的山西会馆自然成为这里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山西古建讲究艺术的独具匠心,那闻名遐迩的“木雕、砖雕、石雕”三绝依然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对关帝庙中的横匾“乃大丈夫”四个字印象深刻,也颇让人回味,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当我走马观花告别了大佛寺,回望寂静中古刹依然是满眼的崇敬。我仿佛来到古时的张掖城。马可波罗正睁大双眼,被大佛寺的精致叫绝,被商贾繁荣的张掖震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