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新闻 >> 正文 >> 正文

广州大佛寺南院建设工地考古获重要发现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2/6/22
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50901/4689217.html

配合广州大佛寺南院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我院对工程建设范围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发掘面积平方米,考古发现唐、五代、宋、明、清时期文化遗存,清理磉墩、灰坑、水井、路面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晚唐、五代及宋代遗物。

本次考古最重要的发现是晚唐时期大规模陶器堆积和五代南汉时期大型砖铺地面。晚唐时期陶器堆积为一不规则灰坑状遗迹,灰坑南北长8.5米、东西宽6.2米、残深0.5米。坑内集中埋藏大量陶器和釉陶器,总数超过件,包括坛、罐、碗、执壶等,大部分残损,也有少量较完整者。一些罐内放置有碗、小壶等器物,刚清理出土时还发现一些器物间有稻草残留。初步判断,这批陶器和釉陶器很可能是运输过程中残损,从码头上岸后被发现并挑捡出来堆放于此。结合遗址的历史地理环境分析,附近很可能是原有运输陶瓷器的码头,据此也表明唐代珠江北岸就在今惠福东、西路一带。

五代南汉时期砖铺地面位于发掘区西部,保存基本完好,清理出来的部分总面积约平方米。东部原有台阶连接东侧的建筑物,建筑物已不存。地面用青灰砖或黄灰砖铺砌,部分区域呈“人”字形纹饰。砖铺地面中部加建一条东西向砖铺走道,也是“人”字形铺砌,宽3.7米。发掘可知,砖铺地面下面原为河滩淤积,铺砖时先垫一层厚约30厘米的填土,平整后再铺砖。从发掘情况判断,砖铺地面应为一大型建筑群的室外庭院地面,其周边很可能原有成组的大型建筑。结合中山四路考古发现的南汉宫苑遗址判断,该建筑群很可能属于等级较高的衙署建筑,也可能与佛寺有关。

唐末五代时期是广州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史载刘隐、刘岩兄弟凿平禺山筑新南城。刘岩称帝后又改广州为兴王府,并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苑和佛寺。本次考古发现为研究晚唐五代时期的广州城市发展、珠江岸线的变迁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

花絮

在广州的考古工地,我们也能“看海”。

撰文:穗文考

供图:王慧

编辑:郭怡乐

审核:易西兵

审定:朱海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