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申黄金补骨脂白斑套装 http://www.bdfmall.com/m/山西省稷山县是农业始祖后稷的故里,也是山西的文物大县,境内历史古迹不胜枚举。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公元年)的稷山佛阁寺,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因寺内正殿供奉着一尊依崖雕塑的土堆大佛,故俗称大佛寺。大佛寺背靠黄土崖,面对汾河水,天王殿两侧对称的钟楼和鼓楼在明代就是“稷山八景”之一。进得山门拾阶而上登至最高处,整个县城全景历历在目。据说寺庙位于龙脉之冲要,自古就有“一佛镇三县”(稷山、新绛、河津)之美称。天王殿内的彩塑精美绝伦、栩栩如生。“稷山泥塑”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古老民间艺术,兴于北魏,盛于金元,明清时期达到炉火纯青,稷山大佛寺内的彩塑是其代表性的作品。年5月,“稷山泥塑”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一尊高20余米、宽6.7米、气势恢宏的土雕大佛。大殿两侧还有开凿于元代的十王洞和十六罗汉洞。洞内供奉的地藏菩萨与十六罗汉为元代雕塑之精品。每年农历正月二十稷山大佛寺庙会期间,附近居民都会前往寺庙烧香祈福,非常热闹。稳坐于大殿正中的稷山大佛,通体为纯黄土雕成,双目平视,面带微笑,左手下垂扶于左膝之上,右手上举呈“说法印”,比云冈石窟内最大的佛像还要高,被誉为“天下第一土雕大佛”。参观者在如此巨大的佛像面前,敬畏感由然而生。据《稷山县志》记载,稷山共发生过18次地震,特别是元至正七年(年)和明嘉靖年间的山西八级地震,造成稷山县地裂水涌,城垣尽毁,但大佛却完好无损。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炮击大佛寺,一枚炮弹击中大佛右臂后,大炮竟无故哑火。半个世纪后,当年炮击大佛的那位日本老兵来到稷山大佛寺跪在大佛面前忏悔。他说这件事是他一生最大的罪孽,令其内心始终无法安宁,于是不远万里亲自前来乞求佛祖饶恕,让他有一个平安的晚年生活。年5月,大雄宝殿因遭受雷击起火,导致屋顶焚毁坍塌,而大佛却毫发未损,如此多的奇迹显然已不能用运气来解释。生活在中国北方的先民不但利用黄土建房、种庄稼,还创造出如此不可思议的艺术奇观,堪称世界一绝,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