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坚持以“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为引领,着力实施“铸魂”和“塑形”两大工程,全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镇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文化“软实力”正成为乡村振兴“硬支撑”。
培育文明新风提升“软实力”。以“道德评议知荣辱、移风易俗树正气、文化传播提素质、文明创建抓典范、诚信建设塑道德、依法治理整秩序”为重点,修订“一约”、规范“四会”,打造“白骥新风”移风易俗活动品牌,“尚诚、重孝、倡俭、践勤、崇和、求实”的时代新风吹遍城乡。深化推广“”好人推荐模式,建设网上“好人馆”,开发好人线索推荐小程序,年内评选“彬州好人”2期26人,涌现出“陕西省道德模范”2人、“陕西好人”1名、“咸阳好人”3名,“争做好人、见贤思齐”氛围日益浓厚,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强化阵地建设筑牢“硬支撑”。对10个镇级文化站及个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基础设施进行全面维修和补损,为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安装24小时自助书柜,配送图书4.2万余册,建成占地约平方米的豳风街道特色乡村振兴文化馆。拓展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所5个、实践站30个,开展“见证夕阳美喜拍全家福传承好家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清明节祭奠、“粽香飘邻里端午扬传统”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余场次。试点建成乡村“复兴少年宫”19所、校外教育实践基地10个,招募名志愿辅导员,设计实施“秦风遗韵瓦当之美”“笔尖传情妙趣丹青”等30多个活动项目,既夯实了乡村振兴的文化基础,又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文化活力。
打造特色品牌发展“新引擎”。统筹线上平台和基层文化阵地,依托“五团宣讲”“文明实践活动”等载体,常态化开展面向乡村的宣教活动。创新实施“百人宣讲进基层、百人合唱颂党恩、百名游子忆乡愁、百部影片温历史”宣传思想文化品牌“四百工程”,多场宣传宣讲活动凝聚了广泛的思想共识。开通运营“彬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网络账号,打造“文明赶大集”“大喇叭讲堂”“彬彬有理宣讲汇”等文明实践品牌,进一步提振广大党员干部扎根乡村、助力振兴的“精气神”。发展乡村民俗旅游,制定“长安之外见长安”彬州大佛寺景区策划方案,规划建设以国家级非遗项目“彬州灯山会”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小镇,举办大佛旅游节、侍郎湖槐花美食节等活动,打造丝路旅游线的流量入口和文化高地,赋能乡村振兴。(常慧徐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