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重庆日报」潼城晨韵摄/王华侨景裕电子摄/李静经济年均增长8.1%,经济总量超过亿元大关;新兴产业集群加速成长,千亿级工业夯基蓄势;“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声名远扬;一批品质商圈、高端酒店建成投用,双江古镇、陈抟故里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人气商气与日俱增;16个公园建成开放,5座大桥飞架城市南北,“一环六射”高速路网全面建成……短短几年时间,撤县建区后的潼南,由“郊区县城”向“主城新区”快速蜕变,经济增长稳定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城区格局不断拉大,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显现,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随着潼南区第十四次党代会的召开,潼南阔步迈向了发展新征程。未来5年,潼南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一城三区五大战略六项重点任务”总体部署,围绕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桥头堡城市总体目标,加快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重庆都市圈人文康养宜居区,奋力谱写新时代潼南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创新引领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绿色装配建筑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近日,潼南区“三一筑工”通过研发全国领先的“空腔+搭接+现浇”SPCS结构技术,其产品减少了传统建筑行业存在的噪音大、粉尘多的缺点,真正实现了“把建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三一筑工(重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军介绍,目前,企业在潼南的绿色建材生产线已经全部投入使用,从个性化设计到成品吊装下线的整体工序均可以在轨道传送平台上完成,形成了一条具有高水平自动化程度和高生产效率的绿色生产流水线,实现了节水、节料、节能、节时,做到了高效、生态、环保。近年来,潼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对制造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加速打造潼南工业升级版。目前,已累计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98个,建成数字化车间6个,装备数控化率提升至46.5%。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超过家,科技型企业家,高新技术企业近60家,为潼南工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基础上,我们也齐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潼南区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说,潼南加强了与遂宁等周边地区的合作,统筹谋划升级强链,主动承接成渝产业转移,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川渝合作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深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天然气高效利用及新材料基地、国家火炬重庆潼南柠檬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火炬重庆潼南节能环保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前段时间,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临时党委、筹委会就成立揭牌。作为遂潼川渝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双中心、三走廊、一园区”中的“一园”,遂潼涪江创新产业园区将承担起两地产业一体化重任。园区按照“一心两带五组团”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将布局天然气综合利用(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特色消费品、节能环保和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打造龙头引领、集群成链、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接下来,潼南将围绕建设成渝中部新兴产业集聚区定位,持续实施工业崛起强区战略,奋力推动工业大突破,打造全市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该负责人表示,潼南将深入推进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点培育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特色消费品3个亿级产业集群,绿色建筑建材、节能环保两个亿级产业集群,努力再造一个“潼南工业”,建设千亿级工业区,培育规上工业企业户以上,上市企业2户,实现上市企业“零”突破,让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成为推动潼南高质量发展的“顶梁柱”。打造样板建设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潼南历来是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年10月21日,一年一度的中国·重庆潼南国际柠檬节如期举办。川渝九地联合发布《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际柠檬产区联盟宣言》,携手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千亿级柠檬优势产业集群。目前,潼南区柠檬种植面积32万亩、产量28万吨,新型经营主体达家。培育柠檬加工企业27家,形成汇达柠檬、檬泰科技“双龙头”加工链,年加工能力达30万吨,研发柠檬系列产品5大类余种,产品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潼南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特色,持续巩固提升粮油、蔬菜、生猪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柠檬、水产(小龙虾)、花椒等特色产业。同时,深入推动农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步伐,将农副产品加工业集群纳入全区工业领域重点集群培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集聚柠檬、蔬菜、调味品、中药材等精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以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拓展农业功能,培育新型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深度融合,实施乡村休闲旅游业提质升级行动,着力打造精品旅游线路。通过几年的努力,潼南蔬菜、柠檬、油菜产量全市第一,获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国际柠檬之都”“西部绿色菜都”声名远扬。“未来五年,我们将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坚持面上稳步推、点上有突破、集群拓能级、龙头打主力,加快实现潼南由‘农业大区’向‘农业强区’转变,建设全市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区。”潼南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潼南将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宜机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建设“重庆绿色粮仓”。同时,全链条发展蔬菜、柠檬两个百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壮大水产、经果、生猪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知名品牌,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新重庆潼南国际食品加工园,壮大生物制药、大健康、调味品、绿色食品等精深加工产业。建设成渝地区冷链物流及城市配送中心,发展都市农业、智慧农业、共享农业,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深入推进一镇一特、一镇一园、一镇一景,构建涪江、琼江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一批美丽宜居乡村,率先建起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增强乡村吸引力,蹚出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城市提质建设重庆都市圈人文康养宜居区“以前没有公园,下班后只能呆在家里。现在好了,出门几分钟就能去到一个公园。潼南的湿地公园、蔬菜公园、音乐百花园都很有特色。”坐在滨江湿地公园凉椅上休闲的王先生高兴地说。近年来,为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潼南区在公园建设上下功夫,加快了街头绿地、社区公园、坡坎崖公园的建设。在潼南音乐百花园,虽是寒冬,道路两侧栽种的乔木、灌木仍泛着绿意,小杜鹃、乒乓菊等各色花卉也星星点点绽放。园内的景观区、休息区、活动区等区域以环形道路连接,步道间点缀的鹅卵石,为园区增添了趣味。在绿植景观带中还布置了多处座椅,成为了周边居民娱乐休闲的好去处。对于江南城区涪江边上的大佛寺景区,潼南则投入多万元修建起多亩的大佛寺湿地公园,既丰富了大佛寺景区的内涵,又完善了城市功能,实现了城景相融,将城市的人气集聚了过来,促进了旅游产业发展。紧连着的还有潼南蔬菜公园,一大片一大片各种应季蔬菜绿意盎然、长势正旺。潼南还按照“满城鲜花、四季有花”的要求,全面实施涪江、运河两岸和城市节点花卉景观提升工程,在街道护栏、隔离带、边坡、房屋阳台屋顶等处进行立体造绿、见缝插花。实施城区夜景灯饰有机更新,打造出“山水之城”的立体景观,成为众多市民的夜间打卡地。潼南的城市交通网络也快速完善,“一环六射”高速路网全面建成,合-潼-安高速于近日全线贯通,城区内5座大桥横跨南北。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优质资源的服务供给,人民小学分校、医院、中医院扩建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12月21日,医院成医院。潼南城市中最大的一块“处女地”金福坝,潼南万达广场及文旅小镇项目正加紧建设,项目占地约亩,将在金福坝打造成为集休闲、购物、文化、娱乐、居住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和文旅小镇,进一步丰富潼南城市功能和业态,提升城市的品质,为潼南加快打造涪江休闲旅游度假区打下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我们将遵循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发展方向,推动以产兴城、产城一体、城景互动,加快提升城市能级品质,建设重庆都市圈人文康养宜居区。”潼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潼南将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中心城区“东拓、南进、北优、西控”发展策略,高质量开发金福新区、两桥片区等新区,推进建设中骏世界城、万达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加快建设“双50”城市。同时,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统筹产业园区、城市街区、景区景点建设,实施个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建设重庆电力高专医院创“三甲”,提升大佛寺等核心景区品质,深化“大城三管”,建设智慧城市,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幸福。依托涪江两岸自然禀赋,保护利用好大佛坝、双坝原美江村,建设九龙山生态公园,塑造重要区域特色景观风貌,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营造“城市田园、田园城市”美好意境。近五年发展成效经济年均增长8.1%经济总量超过亿元大关蔬菜柠檬油菜产量全市第一“一环六射”高速路网全面建成4.86万农村贫困户全部脱贫居民可支配收入达3.21万元森林覆盖率达41.7%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基本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城市经济总量突破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5%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左右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家以上科技型企业达0家以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