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大佛寺游记
10月10日,我踏上了新昌之旅,首站——大佛寺景区。李白到此后曾写过一首诗《石城寺》:新昌名迹寺,登览景偏幽。僧向云根老,泉从石缝流。寒钟鸣远汉,瑞象出层楼。至此看无厌,天台觉懒游。新昌,正位于浙东唐诗之路的黄金地段,自然是满地诗歌堆积。接下来,就让我用一张张所拍照片和大家一起去深度体验新昌地貌精华吧!大佛寺位于石城山,因此入口处名“石城”景区外围新修了一段城墙,城楼耸立,巍峨高峻。入口很有气势!山门,不过离真正的寺庙还远着呢晋代风格的石牌坊,古朴雄浑。太阳从树隙里散落,抬起头依稀可以看见空气里的灰尘。光斑,独爱光斑~你还坐在办公室看报表吗?你还为了五斗米而委屈自己吗?大佛寺的吉祥物形象代言人点点,随处可见的拎着水桶的小和尚,使我想到一个和尚挑水喝。萌死了~小脸脏兮兮的,像不像儿时的顽皮的小孩子~不过这可是点点牺牲自己,清洁大家了呢。“射雕村”三字,这是金庸先生的手笔。因《射雕英雄传》在此取景拍摄而得名。这是通往射雕村的步道。父女薇,系香港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及其父亲认养而名。这颗紫薇树树龄逾年了呢!双林石窟,从大佛寺入口米处左侧,首先看到的是双林石窟石碑。走过石碑,是明镜湖。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大家看到“心”了么?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要少一些嗔心、贪心、怨心,多一些爱心、同情心、宽容心。
照壁上是孟浩然之《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碑刻石壁开金像,香山绕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佛心广场边上有个好大的莲花池,中间莲蓬里喷出哗哗的清水,流转不息。木化石~树or石?亿万年前曾为树,亿万年后已为石,经历了千万年的风华水侵,沉寂了时间的纹理终于转化为活化石,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大佛禅寺山门,一路山清水秀,芳草萋萋,鲜花绽放,古树参天。寺庙坐落于山谷之中,远远望去庙宇庄严肃穆,香烟缭绕。耳畔不时传来阵阵钟鼓声,夹杂有颂念佛经之声,使人虽未见到佛像却已经对大佛肃然起敬了。寺庙前有很大一潭放生池,池水清而见底,微波不澜。放生池,一大一小,池面开阔,古樟横斜,枝垂池面,犹如在招手迎客。蓝天云影,古树青山,倒映池中,幽静祥和,游人至此,顿感心旷神怡~智者大师纪念塔建在两放生池间的山坡上,为纪念智者大师智顗而建。智顗为隋唐间中国佛教大家天台宗的创始人。因天台宗在日本流传甚广,新昌大佛寺也就成了日本游客经常观瞻朝拜之地。体现大佛寺气质的对联,沙孟海所提石城古刹,对联写到: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越国敦煌。长长的巷弄、青石板、绵绵细雨油纸伞,仿佛戴望舒的《雨巷》。通往弥勒殿的长长通道,很幽静。有人的感觉,更幽静!很喜欢这绿竹黄墙的感觉。犯啥错误,反思下吧~古语云:吾当三日而自省,如果人能经常面壁思过,在离开之时能坦然面对一切,我觉得这一生就没白来过~新昌大佛寺之文亦堪称一奇。大殿气势雄伟,飞檐走壁与突兀陡峭的山势相互映衬。大雄宝殿五层高阁,最高一层匾额系颜真卿所题“逍遥楼”。第四层为僧莲根书的“弥勒洞天”。第三层为“三生圣迹”。第二层为“宝相庄严”。第一层为经学大师俞樾写的“大雄宝殿”。大雄宝殿,里面是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的弥勒石窟造像,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越国敦煌”。千佛禅院至双林石窟有一条空中栈道,栈道随山壁宛转延伸。悬崖上的栈道~~
卧佛殿——亚洲第一卧佛在这石山之上,下面是明镜湖。哼哈二将,这是左面的哈将。7米多高,很有气势吧!举目望去,青山连绵,碧水如镜,俯瞰明镜湖,有仙气~时间有限,新昌大佛寺参观完毕了,跟着集体参观总是走马观花,不及细看,两小时做了匆匆的过客。如能偷得浮生半月,携一卷唐诗,沿着古代文人雅士留下的足迹好好的走一番该有多好呀。李白梦游天姥山,诗圣杜甫留名篇;山水走廊唐诗路,白居易又孟浩然。双林石窟卧佛殿,释迦涅槃画刻雕;石阶一百九十二,铁心登攀志气豪。文、摄/陈颖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