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长篇小说连载之五豫东民国演义老子天下第一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3/7/25

第五章赵司令笑傲石槽集

小桃红艳动韩家寨

朱文朱武见骑马人喊他,又见他胯下那匹枣红大马模样威武,心生好奇,便笑呵呵跑过来。朱文脱口赞道:“好马,这马真高大,威武!”

朱武伸手要摸那马耳朵。赵捷三手掌一摆止住,笑道:“哎!哎!可不要摸它,小心弹你一蹄!”说罢,低头盯着朱文手里的那只斑鸠,会心一笑,说,“这只斑鸠,又被你俩捉住了。”

“可不是么?别看它飞得很快,飞着、飞着就累了,直到飞不动了,被俺俩又给捂住了。”朱文答道。

“哈哈哈!”赵捷三手握缰绳,朗朗大笑,与两人开玩笑说:“这斑鸠要是会说话,准会说,你俩真厉害,我还是投降吧,老老实实跟你俩回去好了!”

两人听了,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喜欢骑马吗?”赵捷三问。

“喜欢!”两人不约而同回答。

“会不会骑?”

“不会!”

“要不要学?”

“学那弄啥?”

“杀日本鬼子,干不干?”

“干!”哥俩异口同声回答,声音响亮干脆。

这倒是让赵捷三没有想到的,这哥俩回答得竟然如此爽快,他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那你俩说说,为啥要杀鬼子?”

“这还用说么?”朱文眼睛睁得大大的,忽闪着睫毛,说:“保护俺娘,俺姐、俺妹,俺全家人,还有咱这全街上的人,不受欺负!”

赵捷三一听,乐了,没想到这哥俩年龄不大,却能将保家卫国的大道理说得如此简单明了,可不就是这么回事么?于是,他俯下身子,收敛了笑容,对他哥俩说:“那好,后天晚上,你哥俩到郸城集王子升仙亭那里去,咱们在那里汇合。不过,这可不是小事儿,你俩得给家里说好,征得大人同意,那可是头别到裤腰带上干的事儿啊,说没就没了!”

“哈哈,不怕,不怕,俺家弟兄多,俺大哥已经分开家了,让他在家服侍爹娘,俺们跟你去杀鬼子!”

赵捷三见说,这才放了心。看看日头偏西,又交待了几句,这才告别朱文朱武弟兄俩人,打马去了。

骑在马上,赵捷三心中暗自高兴,朱文朱武他哥俩手里绝活,正是用得着,俩人与他一起去打鬼子,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哥儿俩手中绝活虽然算不得通天本事,但眼下缺枪少药的,关键时候还是能派上用场的。战国时候,孟尝君田文被扣在秦国,不是多亏了他身边那些鸡鸣狗盗之徒,凭着些微不足道的技能,诓出城门,越过函谷关,逃回齐国的吗?军汉出身的赵捷三,深谙兵不在多在精的道理。他需要各方面的能人,尤其是那些身怀绝技或者上过战场会操枪弄炮的人。民间这些人才并不缺乏,豫东平原虽地处偏僻,也是藏龙卧虎之地,各路武林高手,能工巧匠,比比皆是。

如今各路军阀连年混战,到处招兵买马,一些人为了吃饭活命,不得不吃粮当兵。仗打赢了,就四处抢老百姓家的东西,打败了,就各自逃命,成了亡命之徒,拿着枪随意抢夺;有的再往别处投军,有的当了逃兵,回到乡里,洗手不干。因此,招集这些人来并不是多大难事。这些人召集过来的好处是,稍经训教,很快就能生成战斗力,随时可以上战场杀敌,还可以传帮带,教授新兵。只是一条,这些老兵油子,身上匪气十足,若不严明军纪严加管教,恐怕打鬼子不成,还要祸害老百姓。那他赵捷三就成了千古罪人了。因此,充实新人,势在必行。

赵捷三坐在马上,边想边走,行不多远,听到不远处传来踏踏声响,不紧不慢,很有节奏,正是一锤一锤的打铁声,不由得心中大喜,便一勒马头,偱着声音,来到打铁铺前。见不远处有棵梧桐树,心想,不能再将马栓到树上了,刚刚吃了亏,差点惹了麻烦。又四下望了望,见街对面靠墙立着一个磨盘,便下了马,走过去,将马栓到磨盘上。回头见两个师傅正扬起大锤,你一下,我一下的,打得正热,便将马鞭子挂在马鞍上,迈步来到铁匠铺前。门前蹲着一群人,三三两两的,抽着烟袋,说着话,听他们谈的不是如何收割麦子,却是日本人要打过来了的话题。那两个师傅,打着一块铁家伙,长长的,弯弯的,像个月牙,便知是把用来割麦的镰刀。

见有人进来,那领头师傅冲对面徒弟喊了一声:“歇歇!”,便将锤子停住。那师傅一手拿着火钳,将一头发黑一头通红的镰刀翻转过来,一手换把小锤,叮叮当当,敲着发红的那头,回头与来人打招呼:“来了,打啥?”

听说要打十把大刀,砍人的大刀,那铁匠手摇得拨浪鼓一样,连声说:“打不了,打不了,你看这正逢庄稼季,镰刀、抓钩、铁耙,都急着使,见天忙不过来,人都在铺里等着,不走。”说罢,抬起头来,望了赵捷三一眼,疑惑地问:“如今兵荒马乱的年月,打恁些大刀弄啥?”

赵捷三嘿嘿一笑,说:“杀日本鬼子呀!”见铁匠瞪着眼睛,张着嘴巴,似乎没有听懂他的话,就又补充道,“如今官军节节败退,不放一枪一炮,就丢下咱老百姓不管了,那咱指望谁?还不得靠自己呀!总不能伸着脖子等人来砍吧?”

“这个——”铁匠正要说话,却见蹲在一旁正拉呱的那群人都站起身,围了过来。

“你要弄啥?要打鬼子?”一个老汉问道。

“是哩!”赵捷三答道。

“耶,中!年轻人,有志气,中!”边说边伸出大拇指,冲赵捷三按了又按,回头对铁匠嚷道:“人家打大刀,是要杀日本鬼子哩。掌柜的,这个活得接,甭往外推。”

“是哩,是哩,这是个好事儿,得接!”众人随声附和。

铁匠师傅一愣,被众人说动了,忙拍了拍胸脯,摆着手,连声说:“中!中!啥也别说了,这活咱就接了。听说日本人就要打到咱这里了,俺俩就是不睡觉,也得连夜给打出来!”

赵捷三没想到众人如此爽快,心中很是感慨,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老百姓,竟如此的仗义,有这么高远的见识。于是,说好价钱,付了定金,约定时间,后天下午来取。商定妥当后,赵捷三望着铁匠师傅笑了笑,说:“这刀,是要上战场杀敌的,刀口一定要锋利、要快,掌柜的有那好钢,甭不舍得用,好钢要用在这刀刃上。”

铁匠师傅一听,哈哈笑道:“这个尽管放心,我的手艺,这十里八乡的,打听打听。准保让你一刀下去,咔嚓一声,鬼子人头落地,不要两刀!”边说边手比划着,斜着手掌在肚脐前做了捅刀子的动作。

众人见他说得风趣,都跟着大笑起来。刚才那老汉磕着烟袋锅子,嚷道:“要是一刀下去,人没砍死,卷了刃,回头还来找王掌柜算账!”

马上有人接过话茬说:“哪能中?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一刀下去,没有砍死对手,怕是早被人一枪干死了,哪里还能回来找王掌柜算帐哩?”

“做鬼也要回来!”

哈哈哈哈!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赵捷三笑过,向众人拱了拱手,便告别铁匠,走到街对面磨盘那里,拿起鞭子,解开马骑上,正要走,忽听背后一阵马蹄声传来,有人高声喊他:“赵司令——”赵捷三回头一看,见是早上解救的那两人,骑着马到了,便笑了笑,说:“我来办点事儿,你俩咋到这里来了?”

韩景隆笑了笑说:“俺家是秋菊的,正好路过这里。俺们俩人骑一匹马,跑得慢了。感谢赵司令出手相救,你是俺俩的救命恩人!”

赵捷三摆了摆手,微微一笑:“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些小事,不足一提。”

韩景隆说:“过两天,我给家里说好,也跟着你,打鬼子去!”

丽珠听说韩景隆要去打鬼子,来了劲儿头,接道:“对,我也要去!”

韩景隆笑道:“这种事,都是男人的事儿。”

“谁说的?没听说花木兰从军的故事么?”丽珠反问道。

赵捷三接过话来,哈哈笑道:“你俩先不要争,这事儿回头再说。我那里还真缺少像你这识字的人哩,军中少不得文书的事儿。不过,这事儿不小,你与家里说通再定。天不早了,我该走了。”

“中!”韩景隆答应道。

“那我呢?”丽珠问。

赵捷三说:“你嘛,回头再说。我那里都是男子汉,你一个女孩子家去了,净添麻烦?”说罢,缰绳一抖,扬起鞭子,在马身上轻轻拍打一下,那马便扬起蹄子飞跑起来。

韩景隆望着赵捷三远去的身影,心中十分感激。一个老汉走过来,仰起头问韩景隆:“那人就是赵司令?”

“是哩!”

“都到这个时候了,别人都在忙着逃命,他却在忙着打鬼子。真不知是天上哪颗星星下凡,不是凡人!”那老汉摇头晃脑地感叹着走了过去。

“可不是么?”韩景隆对丽珠说,“都说将心比心,其实这话说得并不正确,人心和人心并不一样,咋个比法呢?”

丽珠笑道:“你的心也高!人还没有到家,就想着远走高飞了?撇下我了!”

“我哪里想远走高飞?还不是想着打鬼子,给你全家报仇?”

“那你为啥不带上我?”

“你——?”

韩景隆被问得一时答不上话。抬头一看,见一轮红日,如锅盖般大小,渐渐西沉,便憨厚一笑,说:“这也只是一说,不是还没有定下来的么?家里不定答应呢!天快黑了,咱们赶路要紧。”丽珠笑了笑,不再争辩,抱紧韩景隆的腰窝。韩景隆一抖缰绳,两人胯下那马便飞也似的跑了起来。石槽到秋菊集,往东本是一条官道,只有十多里的路远,不多时来到。两人行了一天,终于在天黑前,来到秋菊,向南一拐,骑马跨过寨门,进了韩家寨,径直来到家门口,见院门大开着。下了马,韩景隆将马栓到大门一旁的牲口桩上。

两人手拉手一脚迈进大门。全家人见了,又惊又喜。韩景隆向家人介绍丽珠,说是在商丘上学时的女同学,因战乱不能回家,暂时来家避难。

韩景隆的母亲是一位宅心仁厚的女人,见丽珠长得眉清目秀,亭亭玉立,心头一阵欢喜,慌忙喊着站立一旁正不知如何是好的女儿春兰,两人一边一个搀扶着丽珠进了堂屋。

韩景隆的父亲韩树贤是一位学识深厚的私塾先生,一见女子穿着艳丽,气质不凡,待人进了屋,边将韩景隆喊到一旁,问他:“这个女孩是哪里来的?真是你同学么?看她穿的那衣裳,哪里像读书的女子?”

韩景隆见什么事情都瞒不过父亲,一时没有想好如何应对,便红着脸,将头低下,想了想,吞吞吐吐地说:“确实是个读书的,只是日本鬼子打来了,读不成了。”说完,忙又抬起头,补充道:“日本人要她爹当汉奸,她爹不愿意,就杀了她全家。多亏她在上学,才没有被杀死。没有家,没地方去了,怪可怜的。”

韩树贤听儿子说丽珠的父亲宁可全家被杀也不当汉奸,心头为之一震,不免肃然起敬,便不再追问,又想起大门外那匹骏马,便又问起那马的来历。韩景隆又将赵司令如何搭救他俩一事诉说一遍,只是不说何世柱认识丽珠这个污点。韩树贤听了,安慰儿子说:“算了,我只是怕你在外边不正干,瞎胡混,将那不正经女子领回家来,坏了门风。”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一阵说笑声,一群女人笑嘻嘻走了进来,为首一位中年女人迎面笑道:“听说景隆打外边儿带回来一个媳妇儿,长得可好看了,俺们都想来瞧一眼。”韩树贤听说,满脸带笑,说:“可不要瞎说,人家是来咱家避难的!”边说边伸着手掌将人往屋里让,自个却提了一桶水,出门饮马去了。

那中年女人也不管什么避难不避难,只管笑盈盈地两眼盯着韩景隆,戏虐道:“哟!俺兄弟恁有眼光,找到恁好看的一个黄花大闺女。两人还骑着一匹高头大马,搂在一起,搂得紧吧?也不怕搂不紧,一起摔下来,屁股摔成两瓣儿!咯咯咯咯——,看她穿得恁光鲜,是啥衣裳?听说大腿根上还开了个叉,露着大白腿!嫩得一掐冒水!兄弟摸了没有?”说着,抬手捂着嘴笑。众娘儿们也都跟着咯咯地笑。

韩景隆被她说得满脸通红,只得憨厚地陪着笑,解释说:“旗袍,那是旗袍。如今城里女人都兴穿旗袍。”说完,又安排道:“二嫂,可不要乱说呀,人家不是咱家媳妇!”

“好好,知道了,俺兄弟真会护短!不是咱家媳妇儿,咯咯咯咯,哄谁?不如直接说你俩还没有睡到一块!还不是早晚的事儿?”见韩景隆脸红了,二嫂取笑道:“好了,好了,不给你说了,才说了你两句,俺兄弟还害羞,脸红的给鸡冠子样,谁知心里猴着哩!走,看看去,看她穿上那衣裳咋跑?”众女人听了,个个喜笑颜开,簇拥着进了屋,看丽珠去了。

韩家寨是一个小寨子,人口不多,四五百人。平常的日子里,寨子里原本没有什么新鲜事儿,也藏不住秘密,无非过日子中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小两口拌嘴,兄弟脾气不和,邻里关系紧张,一言不和吵了起来。寨西说话,声音高点,寨东人听得一清二楚。谁家有什么事,藏也藏不住,全寨人很快就都知道了。傍晚时分,有人见韩景隆从外边骑马回来,后面还坐着一位美丽的女子,脸贴着韩景隆的后背,搂着他的腰,两手扣在他小腹上;穿个开叉的衣服,露着白嫩的大腿。没多久,全寨人就都知道了,不仅男人们都想一睹这位外来女子的风采,就连女人们,也都想来看个稀奇。于是,全寨子男男女女,一齐涌来。韩景隆家的院子里,一时间人来人往,比寻常寨子里人家娶亲嫁女都热闹。人们三五成群,走了一波,又来一波,满院里站的都是人。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屋里掌了油灯,丽珠早已换了衣服,穿着妹妹春兰的蓝色花布单衣,有些不太合体,明显短了一截,露着粉红的胳膊,灯光下像根红藕节似的。修长的身材,乌黑的秀发,白皙的颈项,羞得绯红的脸庞,一双滴溜溜的眸子,含羞带笑,在灯光的映照下,比白天显得更加美丽。

一群人簇拥着丽珠,在屋内说笑,久久不愿离去。

韩景隆的母亲跑前跑后,慌着厨房里烧火做饭,让女儿春兰陪着丽珠。到快要喝茶的时候,来串门的人,才陆续离开,院子里逐渐安静下来。

韩树贤见人都走了,这才从外边回来,又问起丽珠的身世。丽珠含泪答道:“俺家是河北热河的,俺爸是热河商会会长,日本人占领了热河,要他当维持会长,爸爸不愿意,就杀了俺全家四口人。多亏那天我上学不在家,要不也活不成了。”

韩景隆的母亲听了,掂着衣襟,沾了沾眼角,叹道:“也是个苦命的孩子!闺女,你就把这当成家吧,这家里都是你的亲人。”

韩树贤见她的话跟儿子说的一样,方知儿子说的实话,叹了口气,说:“孩子,你大娘说得对,你就把这当作自家吧。春兰就是你妹子,和她住在一起。”

丽珠含泪点了点头,冲两位老人喊了声大伯、大娘。景得韩树贤老两口满口答应,高兴得合不拢嘴。韩树贤见她乖巧伶俐,又很懂事儿,喜得双手搓了又搓,一时想不出拿什么见面礼物是好,便慌着厨房里端饭去了。

吃过饭,一家人又扯东道西说了些闲话。韩树贤看丽珠有些疲倦,便让女儿春兰拉着她早早安歇。

丽珠去后,韩树贤对儿子景隆说:“等日本鬼子赶跑后,天下太平,还把这个女子送回河北她老家去。”

韩景隆还没有回话,便听他母亲责怪道:“你这话说得早了,一个没娘的孩子,你让她上哪儿去?这闺女,恐怕这辈子,你赶也赶不走了!”

韩景隆听了,心里想笑,可又不好意思说什么。又想起要去打鬼子的事儿,想和父亲说说,又怕他不同意。心想,今天刚进家门,还是不说的好,改天再说不迟,反正日本鬼子一时三刻也赶不走,有的他去杀!于是,又说了些学业上的闲话,便歇息去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韩景隆听父亲说昨夜那马受了些风寒,老打鼻息,恐怕是生病了。见父亲慌着给马治病。韩景隆不大懂,就由父亲着去忙,也不过问。

吃过早饭,见一柱阳光从东山墙风道里射进来,照在地面上,外面大好晴天,韩景隆便想带丽珠出去转转,熟悉一下寨子里的环境,忽听街上吵吵嚷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正想出去看看,只见妹妹春兰从门外风风火火跑进来,喘着气说:“寨外,东边大佛寺里来个耍武的,说是拳脚很厉害,立下擂台,要找人打架,寨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哥,快,带上姐姐丽珠,一起去看个热闹!”

长篇小说连载:老子天下第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