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优势 >> 正文 >> 正文

西双版纳那个传说中的地方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3/5/29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西双版纳,儿时记忆中的一抹金光,是曾经梦寐以求的地方。那个时候,说起西双版纳,除了非常熟悉的那一首“美丽的西双版纳”,还会很自然的想起孔雀王国、成群的大象、金色的房子还有神秘的原始森林。

二十多年后,当我决定带着孩子自驾云南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西双版纳这一条线路。虽然距离遥远、山路十八弯,但是一想到能到儿时梦想中的地方旅行,心里还是充满了期待。

网上找好酒店,一路经西昌、昆明直奔版纳傣族园。到达酒店已经是凌晨,肚子饿得不行,赶紧到酒店旁找吃的。远远望见一家烧烤店,人气不错,而且是当地傣族特色风味。作为吃货的我们自然是不会错过的。有一道芭蕉牛肉颇有特点,是用芭蕉叶将牛肉包住,味道不错,对于喜欢吃烧烤的我们很是适合。

芭蕉叶牛肉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直奔傣族园。傣族园中有不少建筑都是新修的,原汁原味的傣族建筑并不多见。在泼水广场等待泼水活动的游客人山人海,我们好不容易挤进去看了看。个人觉得其并不如成都的黄龙溪古镇有趣味,而且更重要的是泼水的大多都是汉人,并不熟悉真正傣族泼水节的习俗,所以有些失望。

走过泼水广场,正好碰上文艺演出,这种活动我们一般都不会错过,这也是我们的习惯,只要有演出必看,花钱的不花钱的都行。

傣族舞表演为主,舞蹈出身的妻子不断给我讲解动作特征和表达的含义。我直接问了一句:这些跳舞的都是傣族人?她说也不一定,有的舞蹈一看还带着些古典舞的范儿,估计也有汉族舞者。

说到傣族,其实和泰国也颇有渊源,需要文化有很多相同,建筑也类似,这从“傣”字和“泰”字的相似性即可看出。

傣族节目表演

看完表演,去往一个叫塔包树的景点。所谓塔包树,其实是在一棵小树外面筑了一座小石塔,随着树的生长,树干越来越粗,涨破了塔身。

塔包树,树干涨破石塔

从另一个角度可见到石塔完好无损,与树交融合一。树与塔相互交融,又相互矛盾,有点矛盾统一的哲学意味,也有一些天人合一的意思,颇有些乐趣。

塔包树,树塔交融合一

下一个去处是曼听大佛寺。小孩子照例是不进去的,由妻子照顾,于是我自己进去欣赏。

曼听大佛寺大门

一进大门就是数座白塔,东南亚风格。宗教是跨越国界的。

曼听大佛寺白塔

再往里走是金佛殿,一座巨大的金佛坐立殿中,出于某些宗教说法,佛像是不入相片的,所以只能分享金殿的外观。

金佛大殿

大殿后面是座小店,有僧人诵经,我径直走入,没想到被制止了,对方礼貌的说需要脱鞋进入。我不想太过打扰,于是只在殿门观赏。这座小殿四重屋顶叠加,红柱金顶,这是皇家和寺院才能享有的颜色。

红柱金顶、四重屋檐的小殿

小殿之外,有一座紫色外观的小佛堂,造型精致独特,也是我初次见到。

紫色小佛堂

往出口方向,一路上还有不少精致的小阁楼。

小阁楼

出口旁边,有个紧闭大门的小亭,近看原来是禅修区域的入口,上面提示止语,以免打扰修行。在东南亚国家里,泰国佛教尤盛,一脉相通的傣族自然也是一样。

禅修区域入口

出了曼听大佛寺,我们准备开车外出了。傣族园公路两旁芭蕉树和椰子树林立,这是傣族园里相对原汁原味的生产和居住区域。

芭蕉树与椰子树林立公路两旁

路边有一些民居改成了宾馆,我们都在后悔没有选择这里入住,这种木质的吊脚楼是傣族人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而创造的独特民居建筑。

傣族吊脚楼

路上还碰见一处已经近乎荒废的小屋,这应该是傣族园最原始的建筑之一了。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傣族园的居民已经不需要住在这种简陋拥挤的小屋中了,代之以新建的宽敞吊脚楼。个人认为,保留一些以前的民居也是好的,可以让游人更多的了解传统傣族生活居住方式。当然,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的今天,传统和现代如何兼容并包,本身也是个很大的命题。只是包括后续游览在内的本次西双版纳行,传统的看得太少,找不到儿时的记忆了。

原始的傣族小屋闲者,自在自得。一杯清茶,闲话古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