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小长假,我与妻子回老家平泉。将近10点从承德市开车走,11点半就到了家里。家里人很惊奇,问:“以往你们回来都将近2个小时,今天怎么回来这么快?”我告诉他们,以往为了省点高速费,走国道。国道好多地段限速,车跑不起来!今天高速免费,我们是从高速回来的。所以,到家就快了点。我还告诉他们,要是坐高铁更快,也就二十多分钟!家里人恍然大悟。在告诉他们的同时,我也意识到承德交通发展之快,这样的便利、这样的速度,在十年前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
平泉古时叫“八沟”,是通往辽宁、内蒙的重要通道,与承德相距96公里。虽然背靠辽宁、内蒙,能通北京、天津、秦皇岛、唐山等地,但由于交通闭塞,长期处于贫困之地。从我小时记事起,到承德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铁路,一条就是公路。铁路是锦州到承德的那种绿皮火车,途经的瀑河沿、小寺沟、郭杖子等,大小站点和乘降所,站站都停。铁路乘车有两趟,一趟是晚上7点多钟从沈阳到承德路过的慢车,一趟是凌晨3点多钟从锦州到承德路过的慢车。晚上7点多钟的车到承德是夜间9点多钟,还得住宿,办事不方便。凌晨4点多钟的那趟,早晨7点多到,正好是白天上班时间,办事啥也不耽误。所以,我们那时候上承德,一般都是凌晨3点多钟起床,徒步走40多分钟,到小寺沟火车站上车。白天在承德跑一天,办完事晚上7点多钟再从承德坐车返回来。每去一趟要起早爬半夜,折腾个够呛。
坐公交则是早上6点多钟从农村老家起来,7点左右赶到平泉班车站出发,经七沟、六沟、三沟、头沟,医院,走大佛寺、路过避暑山庄东路,到裕华路承德大桥边的公共汽车站,将近4个小时才能到达。途中要经过祥云岭、仓子梁,翻山越岭,爬几十道坡。因道路崎岖难走,险情不时出现,一旦遇有情况,要堵上好几个小时。有一次,我们早上6点多从平泉坐车,计划中午12点到承德乘火车去北京,不料半路上有车辆事故,车堵了3个多小时,到承德都下午4点多了,只得第二天再做打算。要是上北京更难,别看这里距北京才多公里,坐火车慢车要走十几个小时,快车也得六七个小时。特别到了冬季或者腊月,坐车简直就是在遭罪。不要说能坐上座,有时能挤上车就算不错。时常是过道上、厕所里都挤满了人,有时过道上人挤得连脚都没地方放,只能一只脚着地。因时间太长,有些人也不顾及什么,就随手找块塑料或报纸什么的往地上一铺,直接钻到车座下躺着,任凭别人屁股底下的臭气和脚丫子泥味儿熏染也在所不惜。带小孩儿就更受罪了。那时我在部队服役,因路途远,一年一度的探亲休假是我最头疼的事,妻子带孩子来队也是我最揪心的事。因为带着孩子时没座我们就得抱着孩子站着,有座时孩子睡觉我们也得站着。这样几天几夜熬下来,到地方会累出一场病来。坐汽车的滋味也更不好有受,除了人多拥挤还经常晚点误车。年深秋,我探亲回来。下午1点多从北京坐上大巴,车从天津宝坻、冀县绕道回来,走了近8个小时,晚上9点多才到宽城县城,只好半路住上一个晚上,第二天才赶回家。
这种状况的改变是我从外地调回承德后。年,承德市针对旅游环境散乱差的问题,首先推出了丽正门、德汇门的两宫门前广场拆迁整治,拓宽了山庄东路。新拓展的路绕开拥堵的市区,从上二道河子、汇水湾穿过,到双峰寺、奔头沟到仓子岭梁省道,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后来,又提出南扩、东移、西进、北拓的思路,在6年多的时间,将老公共汽车站从裕华路大街搬出,先后建立东、西、北三个公交汽车站。接着将老市委、市政府机关办公地从人口稠密的都统府搬出,修通了迎宾大道。这条迎宾大道从新建的市政府右侧起步,经畅远东路、到上板城漫子沟左拐就成了国道,再走孟家院,经石灰窑、东六沟、圣佛庙等地,将承德到平泉的时间缩短到一小四十分钟。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年1月27日,承德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承(德)唐(山)高速通车,结束了承德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接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承德抢抓机遇,修通了北京到承德的高速公路。与此同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又先后修通了承秦(皇岛)线、承赤(峰)线,承朝(阳)线,承张(张家口)线等九条高速公路,形成环绕市区的“一环九射”的高速公路网,打造出“京津冀2小时经济圈”。年12月29日,又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的13点20分,随着G次高铁从承德南站首发,结束了承德没有高铁的历史。这趟新开通的高铁,途经辽宁的朝阳、阜新,终到沈阳,全长公里,运营时速为公里。这趟高铁的开通,使承德到沈阳的时间从原来的13个多小时压缩到2小时21分钟,节省了近9个小时。按计划,这趟高铁在年开通后,到北京的时间只需45分钟!更让人惊喜的是,年5月31日,承德第一个民用机场普宁机场竣工通航,使承德的出行发生质的改变。
承德古为“热河”,曾是清朝省府建制。清前期的几个皇帝康熙、乾隆、嘉庆等,都曾到这里避暑消夏。康熙、乾隆等还多次到这里的木兰围场行围打猎。过去,这些王宫贵族来承德,要过长城古北口、经滦平,骑快马走七八天,娘娘嫔妃等随行人员要走小半个月。如果逆水行舟从滦河到武烈河进入避暑山庄,则时间更长。那时他们悠然自得,以君临天下的气派,也没有享受到朝发夕至的感觉。进入新时代,当家作主的承德人民,只用十几年的时间,实现了地上的自由飞奔和空中的悠闲往来。到现在,已先后开通了承德到石家庄、上海、西安、广州、深圳、厦门、海口等十几条航线,大大缩短了出行的时间。过去,到几千公里外的广州、深圳、上海等地,常常是几停几转,用三四昼夜,现在也就三四个小时!而坐飞机去省会石家庄,只用50分钟的时间。加之后来平泉机场、围场支线机场的相继开通,形成了天上、陆地,公路、铁路立体交通网络,将承德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的皇家风范尽情展现在世人面前。而这一巨变是全区域全方位的,覆盖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
如今,古老的热河大地,已县县有高速公路相通,乡镇都有国道、省道相连,村村、村组都有水泥硬化道路穿过,构成密如蛛网的交通网络。同时,承德人充分发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群世界文化遗产的优势,把旅游的文章做足做大,将“一季游向四季游、观光游向休闲游、景区景点游向全域游”转变,形成了以避暑山庄为核心,周围寺庙群为依托,各县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为布局,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的大避暑山庄国际旅游城市的格局。人们往来承德,再也不用受拥挤、巅波之苦,再也不是那种“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回去一问啥也不知道”的尴尬情景。体会到的是皇帝的选择,享受到的是舒适的出行!
更值得称道的是,承德已是名符其实的北京“后花园”。承德人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不利条件下,坚持不懈体现“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的发展思路,发展休闲康养产业、钒钛新材料及制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绿色食品及生物健康产业等六大生态主导产业,数代人前赴后继植树造林,使全区域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8%以上,被誉为“华北之肺”,创造了闻名全国的“塞罕坝精神”!在保留了这块当地特色的历史“胎记”的同时,使“承德蓝”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黄沙弥漫、寸草不生的坝上高寒区植出万多亩人工林,打造出公里长的“一号风景大道”,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提名,年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
今天的承德四面八方开关通衢,不但为人们送上了舒适的享受和美好的观瞻,还为北京、天津人民送去绿色、送去健康!据相关资料统计,承德万亩森林,每年吸收二氧化碳万吨,释放氧气万吨。每年要给北京提供三分之一以上的优质水源。每年仅向密云水库提供56.7%的送水量,年平均向天津送水13亿立方,成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
承德与祖国同行,祖国因承德而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