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广州
精选该城市经典有趣的研学旅游点,在游历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研学思维,感受独特的人文魅力。
01、五羊衔谷,萃于“楚庭”
在越秀山上,有一块写着“古之楚庭”的石牌坊。楚庭,是传说中广州最早的名字。相传,公元前年,楚国国君派人来到今广州所在地。为了纪念楚国与当地人民的友谊,他特地将这里命名为“楚庭”。
楚庭
相传,有一年楚庭发生大饥荒,百姓已经好几天没有米下锅了。这时,天上突然出现5位仙人,他们身穿五彩衣衫,骑着5头不同颜色的羊,手里拿着优质的谷穗,将谷穗赠送给当地的百姓,并祝福这里永无饥荒,当地百姓纷纷跪谢仙人。仙人腾空离去,5头彩色羊变成了石头雕塑,屹立在越秀山上,守护这里的百姓。人们为了纪念,便把这里叫作“羊城”或“穗城”。
越秀山上还有一座著名的古建筑——镇海楼。因为楼高五层,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五层楼”。镇海楼又名“望海楼”,红墙绿瓦,巍峨壮观,是广州现存最完好、最具气势,也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
这座“五层楼”在年正式改名为“广州博物馆”,里面分朝代陈列着广州城两千多年发展的历史文物。
广州博物馆
02、消失的古国——南越国
广州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期间先后有个朝代10个帝王在广州建都,因此广州有“三朝之都”的说法。其中,最早在广州建都的便是南越国。
南越国
公元前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公元前年,秦朝平定岭南后,派赵佗到岭南的南海郡任职。公元前20年,赵佗趁秦亡之际,封关、绝道,兼并岭南的桂林郡、象郡,而后建立南越国,自号“南越武王”,定都番禺。赵佗立国后,他尊重越人及当地文化习俗,推行新政,引进中原的耕种技术和先进文化,同时特别重视民族问题,遵从越人习俗,实施“和辑百越”,开启岭南文明千年的辉煌。
从开国君主赵佗到亡国君主赵建德,南越国只经历了5任帝王,共9年。公元前年,汉朝皇帝刘彻出兵进攻打南越国,同年冬南越国灭亡。南越国就这样彻底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年,第二代南越王赵眜的陵墓在广州象岗山上被发现。这是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汉代彩绘石室墓,从中出土了大量宝贵的文物。
丝缕玉衣
汉代的人相信玉可以让身体不腐,所以在墓葬中大量运用玉器。南越王墓中发现了数量巨大的各式玉器,墓主人更以丝缕玉衣裹身下葬。
随葬印玺
墓主身上随葬印玺9枚,其中“文帝行玺”金印和“赵眜”玉印为判定墓主身份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金印为方形,边长厘米,高1.8厘米。
0、广州城,烽烟起
年,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借机侵略广州,发动鸦片战争,这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年,广州三元里人民自发组成一支多人的民间队伍,奋起反抗,将英军击退,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
虎门硝烟
年,康有为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进行讲学活动,传播维新思想,引发了第一次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运动。康有为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康有为与梁启超像
04、千年商都话古今
广州是中国设立对外口岸以来,唯一一个从未关闭的通商口岸。作为南方沿海城市,广州不仅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也是一座千年不衰且永葆活力的国际性商都。
从唐宋时期开始,由于水陆交通的便利,广州不断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康熙时期,清政府在广州设立“洋货行”,也就是后来的“十三行”。如果外商要买中国的茶叶、丝绸等商品,必须经过“十三行”,这样政府也可以从中收取关税。
年,乾隆皇帝宣布撤销沿海各关,仅保留粤海关对外通商,实施“一口通商”政策,“十三行”的发展到达巅峰。
除了“十三行”,广州还有一条上千年的北京路。北京路是广州自建城以来的传统中轴线,这里不仅是广州历史上最繁华的商业集散地,还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文物古迹。
这里汇聚了6个有千年以上历史的文化古迹,包括北京路千年古道遗址、千年古楼遗址、南越国御苑遗址、西汉水闸遗址、秦代造船工场遗址和千年古寺大佛寺。
每年春、秋两季,广州市都会举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广交会创办于年4月25日,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到会采购商最多且分布国别地区最广、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会,被誉为“中国第一展”。
05、大湾区的“C位之城”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9个城市组成的世界级城市群。年,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作为南方一线大都市和珠三角的中心城市,广州的交通四通八达,能够方便地到达内地和港澳。同时,广州也是国际航运中心、珠三角的商贸集散地。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具有很大的优势,是大湾区的核心枢纽城市,当之无愧的“C位之城”。
粤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