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前言
昨夜有梦,遥远且古老。梦见庄严宗祠、虔诚僧侣、质朴村民,梦见千山飞雪间灯火通明的古老村落,梦见远道而来的马帮于此修整,马蹄轻脆,铃铛轻响……
——詹姆斯·希尔顿
这是上世纪30年代,来华探险的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其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对独克宗古城的动情描述。古城也因这部小说,得以蜚声中外!
读完这段话,你是否忍不住要问:独克宗古城在哪里?何时建立的?又有着怎样的风貌?想要解答这些问题,就请跟随我的脚步,慢慢走进这座滇北古城!
02初见独克宗:邂逅茶马重镇
独克宗古城,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东南隅,是在唐高宗仪凤、调露年间(-),由土蕃王朝所兴建的寨堡,距今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
独克宗的藏语发音有两层意思,其一为“建在石头上的白色城堡”,其二为“月光城”,也是中国唯一。相传,独克宗古城,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
独克宗古城,以大龟山为核心,依山就势,呈现出八瓣莲花状的布局,从月光广场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延伸出的四条主街道,贯穿了古城的全部范围,俨然如同现实版的香巴拉。
多年以来,无论岁月流转,还是朝代更替,独克宗古城,历来都是茶马古道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因为它不仅是茶马古道入藏第一站,更是滇、川、藏三省交界的马帮重镇。
遥想当年,茶马古道兴盛之时,汉、藏、白、纳西、彝等多个少数民族的商贾马帮纷至沓来,藏汉各类商品物资,在这里流通中转;藏东各民族文化交流,在这里交汇交融。
他们在这里经商聚集、繁衍生息,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也促使独克宗古城逐渐形成了和谐、包容、抗争、顽强的人文精神。
03走进独克宗:体味藏式风情
这些文化理念,不仅体现在多元化的生活习俗与方式之中,也体现在古城风貌和建筑风格上。
不同于别处古城的文艺小资情调,独克宗古城,至今还保存着世界上最大、最完好的藏族民居群,充满了浓郁的藏式风情。
漫步独克宗古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深一脚浅一脚,至今还留有的深深马蹄印,那是旧时马帮,给古城留下的时间信物!
此时,你若闭上双眼,耳畔似乎听得见一阵阵叮铃铃的清脆铃声。不远处,一队队马帮驮着茶叶和盐巴,穿越了千百年的岁月风沙,迎面走来。而你,正置身于这场穿越之中,浑然不觉!
这里,没有丽江古城此起彼伏的吆喝和汹涌的人潮,也没有大理酒吧一条街的热闹喧嚣,有的只是浓厚的小城烟火气息,让人感觉温暖可亲。
你看,转弯的街口,一座白塔静静地矗立着,塔身上绘有精美的装饰图像和藏语,造型优美,色彩和谐。塔基四周装有小小的转经筒,供信徒们日常转经礼佛所用。
随便走进一条巷子,或长或短,或宽或窄,两边是土砖木筑就的藏式民居,咖啡馆、饭菜馆、客栈、文艺小店等商铺点缀其间,还有路上随处可见的背包客……
那精美的唐卡画像,别致的尼西黑陶,神秘的东巴造纸,精湛的玛尼石雕,还有松林藏香与卡萨藏刀,都在讲述着关于手工艺品与非遗文化的故事,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游客的驻足欣赏和赞美的目光。
而视野所及的灰旧的色调,不加雕饰的原始,无不彰显出独克宗古城,原汁原味的藏乡传统和与众不同的古朴魅力。
04朝拜独克宗:感悟精神信仰
当然,如果想要一览古城全貌,最佳的地点,还是龟山。这里是整个古城规划布局的地理中心,更是古城的精神信仰中心。
从曲折的巷道转身来到月光广场,就能看到大龟山屹立于广场正前方。放眼望去,一组红墙黑瓦金顶的建筑群,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林木之间,典雅之中透露着神秘,引人入胜。
绕过水池,沿着石阶拾级而上,首先看到的是一座有着重檐翘角、祥云斗拱及精美彩绘的牌坊,古朴幽雅的建筑结构和藏式风格的彩绘,很明显带有汉藏交融的建筑风格。
跨过牌坊,就是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大佛寺,寺内供奉着释迦牟尼大佛,凡有心向善者,皆可到此朝拜祈祷。大佛寺最有特色的非那幢巨大的转经筒莫属。
金碧辉煌的转经筒,名为吉祥胜利幢,高21米(约5层楼高),重60吨,需要二十个人一起推才能转得动,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镏金纯铜转经筒,已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筒身为纯铜镀金,上部用浮雕篆刻着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下部刻着佛家八宝,寓意着吉祥如意。筒内还藏着万条经咒和无字真言,以及多种佛宝,可谓让人大开眼界!
据当地人介绍,转经筒每顺时针转动一圈相当于念佛号万声,要至少转满三圈,且转的圈数不能为双数,方能心想事成。
从转经筒眸光一瞥,沿着大佛寺主殿外的围墙游走,那绿树黄墙、七彩经幡,犹如一幅斑斓绚丽的水彩画卷,在眼前逐渐铺展开来,令你顿生“人在画中游”的诗意美感。
一阵微风吹过,七彩经幡随风舞动,那印刻其上的藏文经言,如同一句句佛号,在清风的鼓动中,一声声敲响在耳畔,让久居都市的浮躁之心,仿佛进行了一次洗涤,一下子沉静下来,变得平和安宁。或许,这就是佛法的无边伟力吧!
05全景独克宗:看取古城荣光
登上雕梁画栋的楼阁,凭栏环顾,青天白云之下,四周群山迤逦,层峦叠嶂,连绵不绝。独克宗古城和香格里拉县城卧于群山环抱之中,一派安静祥和。
历经千年岁月,人、城市、自然,就在这里如此和谐相依,共生共荣。毫无疑问,这无不体现出古城创建者的远见卓识,也体现出古城居民,世代恪守道法自然的行为准则。
你看那一座座略显苍老的坡屋顶藏式民居建筑,每一栋建筑背后,藏着的都是一个家族繁衍生息的千年故事。
他们从大唐的历史中走来,带着马帮的铃铛,穿过白天与黑夜,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用多民族的文化交融,共同书写了一部精彩夺目的茶马古道史,让今人充满遐想、念念不忘!
再看那一座座富于现代特色的新式高楼建筑,则是这座千年古城,迈入新时代的真实写照,更是香格里拉脱贫奔小康的发展方向。
是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在变化,古城人的生活也在变化!但无论时代怎样变化,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都不会改变。
传统古朴的藏式建筑,铭记的是古城曾经璀璨的过往;现代高楼的拔地而起,代表的是新城未来发展的目标走向。
一旧一新,和谐共融,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古城人也在这样的岁月静好的环境中,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06后记
游走在独克宗,你会很清晰地感觉到,它是一座真实活着的古城。这是因为,虽然外面的世界变化得翻天覆地,但似乎这里的原住民的生活习惯并未发生多么巨大的改变。
当你在清晨或傍晚时分,找一家咖啡馆,选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你会看到褪去了络绎不绝的观光客,少了喧嚣刺耳的叫卖声,古城恢复了它的本真模样。
婆婆背着孙子,妈妈牵着孩子,儿童在街巷中追逐戏耍,穿着民族服装的三五老人在一起拉家常,这才是古城人最平常的烟火气息和最真实的生活风情。
来吧,亲爱的朋友!如果你和我一样,也是个背包客,那就来香格里拉、来独克宗走走看看吧!草甸、雪山、湖泊,古城、庙宇、江河,都有你喜欢的模样!
因为,这里不仅是一个零污染的地方,而且是背包客的天堂!这里不仅有脱离世俗的虔诚信仰,更有无数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乌托邦!
风月书旅,文化旅行者,自由撰稿人!江山瞰风月,书旅寄人生!
风月书旅,带你赏阅别样世界!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