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资源 >> 正文 >> 正文

古寺遗风广州大佛古寺历史演变之二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2/7/9
眼角白癜风好治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13.html

  大佛寺落成后,尚可喜恭请了德高望重的真修和尚为住持,自己也皈依三宝,接受教诲,护持佛法,并广招沙门,盛开法会。由此,大佛寺香火又复兴旺。因尚可喜已心向佛,所以谋士金澄手书“大道有岸,佛法无边”作为山门对联,一方面暗示尚可喜放下屠刀,回头是岸;另一方面也用“大佛”两字为联顶,说明大佛寺寺院大,殿堂大,供佛大的特徵。

  

尚可喜鼎建大佛寺记

山门对联

  康熙六年(年),尚可喜之子尚之隆被朝廷招为额驸(驸马)之后,偕同固伦公主来粤省亲,并陪同聘请的以第五世班禅喇嘛为首的四十多位藏传佛教高僧同到广州,驻锡大佛寺,举办了四十九天的“无遮胜会”。斋醮之盛,近世罕见。尚之隆此举乃为其父王忏悔讨伐广州时屠城之罪。此后,尚可喜也常在大佛寺盛开法会,超度战亡,告慰冤魂。

  

五世班禅画像

  尚可喜晚年回乡养老,大佛寺曾一度衰落,到了清康熙中叶,恭请到禅宗颇有影响的正目禅师兼任住持,大佛寺香火又重新兴盛起来。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年)四月十一日,大清世宗宪皇帝诏谕佛门,整顿僧伽,当时广州知府刘庶接此诏谕后,选定大佛寺为宣读谕旨之处,并为此专门在大殿前修建了“宣谕亭”。大佛寺在当时丛林的地位和影响,由此可见一斑。从此,大佛寺声誉昌隆,香火更旺。

  大佛寺自清初更名以来,数百年间虽也有过短暂的冷寂,但其香火因缘却长盛不衰。尤其到了近代,在劫难与荣耀、黑暗与光明的不同时期,以它特有的身份和地位,以促进社会团结进步,以诸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救苦救难精神,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留下了宝贵的史实和亲身的见证。

  未完待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