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资源 >> 正文 >> 正文

应德明青砖上雕刻千年时光浙江日报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4/12/18
哪家治疗白癜风最出名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_zx/dunkcsu/
-03-:51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马丽萍人物简历:应德明,年出生于嵊州,城隍庙建筑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0多年来从事木雕、砖雕、灰塑等技艺,创作出大量的精品,深受市场欢迎。近年来,与人合作出版了《中国佛国造像艺术》《中国神兽艺术》等多部作品。一无论是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间,还是绍兴大禹陵、新昌大佛寺的照壁上,都缀嵌着许多极具文化意蕴的砖瓦,展示了失传已久的砖雕艺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雕刻精美、技艺出众的砖雕出自我市一位农民应德明之手。应德明自幼喜爱美术,少年时曾到东阳学习木雕技艺,天赋、好学加上努力,他的手艺渐长。本可以以此为生,但一个想法却改变了他的选择。应德明喜欢游历,脚步遍布国内山水、建筑。在几乎跑遍大江南北的庙宇、寺院、历史古镇后,他被那些年代久远、风格各异的砖雕精品所吸引,再也挥之不去。一种将砖雕艺术重现的想法时时撞击着他的心灵,为此,他一边游历,一边考察,一边做了大量的笔记、细心绘制图稿。砖雕是在青砖上雕出山水、花卉、人物等图案,是我国传统的一项民间艺术,从秦砖汉瓦开始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砖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内容形式更是丰富多样,雕刻手法上,也与木雕、石雕相类似,有浮雕、圆雕、镂空雕、多层雕等,它们或装饰在庙宇的屋脊、屋檐上,或用作装饰民居的窗格、门楼、门帘、壁面等。到明清时期,砖雕艺术在江南已是相当盛行,一般的民居住宅以砖雕装饰已十分普遍,而其古朴典雅、秀丽脱俗的效果以及不怕风雨侵蚀的优点,也是其他材料无法替代的。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新式建筑逐步取代老式民居,砖雕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小,这门古老的技艺也面临传承堪忧、濒临失传的境地。为砖雕艺术之美所深深打动的应德明,出于职业的敏感和爱好,决心让砖雕艺术重放光彩。年,他专程去新昌古建砖瓦厂商谈开发砖雕产品的设想,双方一拍即合。此后整整两年时间,他一心扑在砖雕工艺的开发研究中。然而一切远非当初想象的那般容易,一个个难题接踵而至,如泥巴的湿度、天气的干湿度、半成品的保养期时间、进窑后的烧制期时间等。面对众多的难题,应德明决定迎难而上,他到处采集土样,掌握泥性,对各种质地的泥土进行了千百次试验,并打算小试牛刀,当时杭州建造“宋城”,急需一批仿古砖,应德明和几位从事古建材行业的朋友通过联系承揽下这份活,自觉做出来的古砖十分地道,但最后却被告之不合要求。面对现实的“下马威”,应德明没有气馁,而是意识到要学的东西还太多。他打听到某大学有一位老师,几十年从事土质研究,在这方面颇有造诣,就带着大包小包的泥土前往讨教,经过一番指点,茅塞顿开,终于领悟到泥巴有泥巴的“性格”,关键是应该把握好泥巴的粘性、软硬度、韧劲等,依照其本身肌理,顺势造型。回来后,他又进行了多次试验,终于成功制作出了砖雕产品。二砖雕试验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应德明重振砖雕艺术的信心,并开始承接业务。年,萧山瓜沥建设“人民公园”,公园大门的两座牌楼就使用了应德明制造的“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龙凤呈祥、梅兰竹菊”等共计8平方米的砖雕艺术品。从施工制作到烧制安装,每一道工序应德明都慎重对待,一丝不苟,得到了各方好评。同年,他的一块砖雕作品《关羽擒庞德》在全省旅游商品展上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为更好地开拓砖雕的天地,应德明将得到的第一批业务费作为资金,带上相机外出考察,目的就是探寻砖雕艺术的表现手法和题材,收获颇丰。年,应新昌大佛寺之邀,请他为观音殿前的一座照壁创作砖雕,因题材与观音有关,他又到普陀山考察,采集有关素材,回家后设计了“十八罗汉拜观音”的画面,这是一座宽17米、高6.5米的砖雕照壁,整幅画面由块砖雕拼接而成,一块块砖雕安装起来必须块块相扣。此照壁从承接到安装完工整整历时一年半时间,整座照壁从座脚到屋脊都是砖制材料,没有任何附加材料,画面气势宏伟,人物造型生动,安装好后成了大佛寺一道独特的风景。之后,应德明的业务越来越多,宁波、上海、北京的客户纷纷找上门来,传统的砖雕艺术在应德明的手中重放光彩。他为一家工艺制品企业配套制作的砖雕配件,还远销西欧,走向国际。为让砖雕艺术进一步发展,应德明还开发了圆雕、浮雕等多种产品,并对砖雕加以改造、发展和提高,让这门古老的艺术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古为今用。除了砖雕之外,应德明在木雕、石雕、灰塑方面也有一定钻研。他和嵊州的灰塑艺人一起将同样濒临失传的“灰塑”抢救回来,先后为杭州灵隐寺、新昌大佛寺、宁波阿育王寺、山东泰州望海楼等古建筑的屋脊和围墙制作了灰塑,尤其是为胡雪岩故居修复工程设计制作的多平方米的灰塑,更是亮丽的一笔。年,应德明跻身省级“非遗”城隍庙建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所谓“城隍庙建筑技艺”,就是集砖、石、木三雕技艺于一体,又有灰塑艺术添彩,有“三雕一塑”之称。三让几乎濒临失传的工艺领域中的奇葩重放光彩,是应德明最大的心愿。但谈到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却心有忧戚。应德明今年已经60多岁了,当初跟他一起做砖雕的朋友如今也上了年纪。“如今在绍兴当地会砖雕手艺的人几乎没有了。”他说。多年来,他一直在寻找传人,但是由于砖雕又苦又累又脏,技术性又强,没有一定的基础根本无从下手,所以来学艺的年轻人很少,愿意将之作为一生的技艺加以坚持的人就更少了。“如果有人对砖雕感兴趣,我可以免费传授。”他说。砖雕和木雕在雕刻技法上基本相同,但砖雕的制作艺术更讲究,砖雕从开始到成型要经历选泥、磨砖、构思、雕刻等10多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认真对待,稍不留神就会前功尽弃。”比如在雕刻过程中,如果力道把握不好,容易显得轻浮,用力过猛,则会毁掉产品。砖雕还分为窑前雕和窑后雕,在泥砖上雕成以后再到火上烧叫窑前雕,烧成砖以后再进行雕刻为窑后雕。技法不同,对手艺人的要求也就不同。在应德明看来,无论哪一种手工艺的传承,“更多的是要传承手艺之外的东西,是它的精神。如果没有每一代匠人的坚守,传承也就无从谈起。”而在现代社会,砖雕作品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要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为现代人所喜欢、为时代所需要的精品。但不论如何,要掌握个中诀窍,非一朝一夕可以胜任。令这些手工艺人们欣喜的是,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挖掘、对手工艺人的日渐重视,也令他们更加坚定了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9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