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在广西金田村,一个叫做洪秀全的人带领一帮不怕死的人,举行了暴动。洪秀全掐头去尾活了五十一年,在十三年里,他的队伍遍及大半个中国,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无疑是中国的毒瘤。洪秀全按照谱名叫做仁坤,小名火秀,广东花县人。他7岁入学,14岁考为童生,然后此后17年四考不中,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可想而知,这对他的打击有多么大,真是无颜见家乡父老了。偏偏也巧,在广州大佛寺西侧的那条胡同里,他遇到散发小册子的人,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懵懵懂懂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自己开科取士,再也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了,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改变。
我常常想,假如当时考场轻松一些,洪秀全努力一些,能够混上个秀才,中国就不会有这场灾难了,洪秀全真就成了西湖罗隐老秀才了。可是历史根本不存在假设。
看目前仅存的洪秀全写得几首诗,内中不乏浩然之气,不乏气冲斗牛,可是他做得那些事儿,真让天下读书人椎心泣血,洪秀全将供奉孔子的文庙和木主烧掉,仅仅这一举动就让天下士子寒心,更为曾国藩发布讨粤匪檄文提供了口实。
定乾坤诗
龙潜海角恐惊天,
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
飞腾六合定乾坤。按照朝廷的正统观念,这无非是一首问鼎天下的反诗,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似乎又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根据《国际歌》来看“要创造人类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述志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
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
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
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
易象飞龙定在天。解民倒悬,吊民伐罪,这是历来改朝换代所用的词儿,和堂而皇之的理由,洪秀全想要更多人追随自己,必然要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在这首诗中,充满了豪情和必胜的信念。
吟剑诗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这首诗歌也曾收录在《近代诗一百首》里面,字里行间流露出洪秀全所希望的那种歌舞升平,那种把妖魔鬼怪都铲除的雄心壮志,岂不知他所代表的正是那些妖魔鬼怪,正是逆历史而动的势力,他们的“应时而动”令千疮百孔的清政府更加雪上加霜,令本来就处于水深火热的人民更加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已经有了一次鸦片战争,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其后的火烧圆明园,辛酉政变等,令清政府百孔千疮,积重难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