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荣国府是根据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所描绘的“荣国府”设计建造的。主要景点有荣国府景区、宁荣街景区、曹雪芹纪念馆等景观组成。
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有房间间,游廊间,整个府邸分东、中、西三路,各路均为明清五进四合院。中路为贾政公务院,采用了庄重的宫廷式彩绘,东、西两路为内宅院,采用了明快的苏式彩绘,室内落地花罩典雅气派,明清式家具精美华贵,23个场景,88个人物,多件古玩、字画,再现了“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翰墨之族”的富丽堂皇。
荣国府落成后,三十六集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此拍摄了近两个月,两千多个镜头,其中的重场戏“元妃省亲”、“秦可卿出殡”都是在这里拍摄完成的。此后又拍摄了《康熙王朝》《谁主沉浮》《海棠依旧》小戏骨《红楼梦》等部影视剧,现已发展成为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传播红楼文化为一体的经典景区。
01
—
牌楼
来到荣王府首先看到的就是牌楼,它高8.7米,宽13米,气势非常宏伟,具有典型的代表性,游客来这里必须拍照的景点之一。
牌楼是中国传统建筑之一,始建于周朝,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在园林、寺观、宫苑、府衙均有建造。旧时牌楼的建筑材料主要使用木、石、琉璃几种,牌楼曾作为多届世博会中国建馆的门面建筑,具有中国的古典建筑特色,荣国府的牌楼体现出一种豪华气派的等级象征。
02
—
照壁
进入牌楼就能看见“影壁”,影壁也称照壁,古时候,人们给它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萧墙”,我们经常听到的成语“祸起萧墙”指的就是它了。
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气势。影壁作为中国建筑中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它与房屋、院落建筑相得益彰,组成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双重美感,具有很高的建筑与艺术价值。因而影壁就成了旧豪宅必不可少的一道风景,当然,荣国府也不例外,您可以仔细观察影壁上细腻的纹路,每一条都能体现出设计师的专业与匠心。
03
—
正大门
荣国府的大门门框上挂着一块大大牌匾《敕造荣国府》,“敕“字的意思为帝王的诏书,敕造荣国府的意思就是当时的皇帝下令建造的荣国府。所以在当时,一般人是很难进入这个大门的。
读过红楼梦的人应该知道,黛玉初进荣国府之时那抬轿之人却不走正门,只进了西边的角门。“直到现在,林黛玉入贾府为什么不走正门”的话题也一直被人们反复讨论。
其实,林黛玉不走正门的原因是受到当时的等级制度的影响,关乎礼制问题。古时候名门望族皇赐匾额下的正门是不会轻易打开的,以示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大家的沉稳庄严。因此,平时来客均走偏门也是正常的,说明这种方式符合当时的文化制度习俗。
04
—
外仪门
仪门,礼仪之门,是主事官员迎送宾客的地方。外仪门是荣国府的第二道门,其实在《红楼梦》中,单是描写门就有30多种称谓,比如大门、二门、三门、角门、仪门、垂花门等等。
人们常说“一入侯门深似海”也有这个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外仪门平时是不开的,只有在典礼、祭拜或是尊贵客人来访才会打开。在《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初进荣国府,就是从外仪门前下车,从门的一侧进入府中。
05
—
向南大厅
向南大厅坐北向南,是贾家的客厅,是贾政用来会见一般客人的场所。在《红楼梦》的故事中,年仅6岁的林黛玉进贾家的时候,贾政便是在向南大厅中接待她的。
正定荣国府向南大厅参观的话,这里依旧保留了当年拍摄电视剧时元妃省亲的场景,厅内通过人物模型来让这里的场景更为生动。此时的元妃端坐在正中,高贵而端庄,周围有宫女陪衬,更能凸显出她皇妃的气势。从用途上来说,向南大厅本是贾府内一座寻常的厅堂,但因为帝皇嫉妃曾经来到这里,从而让这座厅堂蓬革生辉,变得不一样了。
06
—
荣禧堂
荣禧堂是荣国府的中心建筑,匾额上“荣禧堂“三个字是皇帝亲笔赐给荣国府贾源的,匾额下面是皇帝的印章“万几还宸翰之宝”,宝玉和黛玉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里。
在红楼梦第三回时,借黛玉的所见所闻为我们描述了荣禧堂的轩昂壮丽。在堂屋条案上摆设有三尺来高的青绿古铜鼎,墙上悬挂的是墨龙大画,还有来自外国进贡的玻璃摆件。据说,这是曹雪芹在影射自己家萱瑞堂的布置。
更多内容请收听↓↓↓
(部分图文来自网络)
想收听更多的亲们,长按下图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