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大佛寺 >> 大佛寺图片 >> 正文 >> 正文

重庆世界第一室内金佛历时300年建成

来源:大佛寺 时间:2024/12/8
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年)的潼南大佛寺位于重庆市定明山下,初名“南禅寺”,后因宋朝时依山开凿的一尊大佛而改称“大佛寺”。寺庙历史遗迹众多,文化底蕴厚重,坐拥举世闻名的十八胜景,堪称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大佛寺建筑气势宏大,高达33米的“七檐佛阁”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全部以卯榫结构搭建,没用一颗铁钉。佛阁内供奉的一尊“八丈金佛”是全球公认的世界第七大佛和世界第一室内金佛,被誉为“金佛之冠”。“八丈金佛”的佛首开凿于唐朝末年,直到北宋靖康丙午年(年)才开始雕刻佛身,工期前后历时近年。佛像通高18.43米,比例匀称,栩栩如生,年寺庙耗资千万元为大佛贴了近7万张金箔,使用黄金约15公斤。这尊大佛最不同寻常之处,是其“吐舌微笑”的表情为国内佛教造像所不见。有专家猜测,可能是雕刻时没有准确计算双唇的尺寸而造成失误,无奈之下只能雕刻出吐舌的形象。而真正的原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大佛的面部线条优美,雕刻手法细腻,两颗眼珠由楠木雕成,敲击时还会发出“空洞”的响声,在国内实属罕见。这些与众不同之处在金佛的所有文献资料中都没有记载。据专家猜测,楠木眼珠内可能藏有舍利、经书等佛教圣物。大佛寺右侧岩壁上遗存有明宣德年间(年)建造的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石磴琴声”,而在山崖上还有一块罕见的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站在石头下方,能听到有海潮声自岩壁深处传来,原因至今成谜。在大佛寺周边约1公里的岩壁上还保存有隋唐至民国时期的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共计龛尊,文人墨客题词余幅,时间跨度长达多年。其中雕刻于隋开皇十一年(年)的道家造像,是西南地区最早的道教造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