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形胜---大像山
几重楼阁几重阶,
未待花开我又来。
迷眼沙尘失远,
湿衣丝雨绽新梅。
名城应许传名将,
野殿依然生野苔。
形胜陇南真第一,
临风岂可作愁怀。
大象山位于甘谷县城西南2.5公里处文旗山上,因山下峭壁塑有高23.3米的大佛而得名。
从山脚到山顶,全长1.5公里,从山脚到山顶,占地面积约亩。洞穴和古建筑都建于山峦起伏,苍翠叠嶂,峭壁雄峻,楼阁鳞次栉比,祠宇错落有致,游人云集。上至三圣殿的最高层,有“白云封处”,倚洞北望,渭水横流,烟波东泻。陇海铁路横跨渭北,山峦起伏;俯瞰山下,阡陌万顷,碧绿如毯。大体上有一种登上顶峰的感觉。
大像山楼殿宇依山而建,密布山岭,逐台攀登,别具特色。从下往上有地庙、墨葛殿、太昊宫、罗真殿、接引佛殿、文昌宫、灵岩殿、鲁班殿、关圣殿、无量殿、双明洞、大佛殿、三圣殿等。按组合布局,以无量殿为界,其下以木结构建筑为主,共15处;上以石窟群为主,共23处。除了石窟和古代建筑,后汉时还建有隗嚣的歇凉台和阅兵台。《羲皇故里碑》、《圣门石子故里碑》、《汉平襄侯祠记》等文物。大象山楹联极多,又有许多佳作,如清人雷光甸吕祖庙联:“忆昔武昌楼上,剑影笛身,皆乘黄鹤去,即今朱围山前,风清月明,人见白云来。”大佛阁联:“现十丈金身,阅尽几番兴废;问三千世,得此缘分。”
大像山石窟的最精华部分是大佛殿,位于山脊的中部,高34米,宽14米,深4.5米。洞中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唐代大佛,高23.3米,肩宽9.5米,形似巨型佛像,是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也是全国各大佛寺相对高度最高的佛像。整个佛身呈半圆形,面相庄严,体形厚重,神态宁静,目不转睛,眉间有毫光。左抱膝,右举胸膛,赤着脚,脚踏莲台,跌倒在方须弥座上,显得庄严肃穆,含蓄深沉,是我国大型石窟造像中少有的珍贵文物。因为它的外形很高,很壮观,十里之外,清晰可见。
《楹联》
释迦来时,羲皇已去二千载。
词客游时,释迦亦去二千载;
渭水流处,黄河正转十八湾。
大佛坐处,渭水也转十八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