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成道日”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以五谷及诸果物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赠送给善男信女们。称为“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古时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金华山大佛寺每年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四众弟子,称为“福慧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开慧。
腊八“福慧粥”的功德意义:
一、腊月初八为“佛陀成道纪念日”,这天各地寺院效仿“牧女献乳糜”供佛功德,特在佛陀成道日以杂谷众味熬成“腊八粥”来供佛,得以感恩佛陀成道度众恩德。
二、“腊八粥”果米相杂,一味和合,平等没有差别,体现了佛教慈悲和谐的精神内涵。
三、“腊八粥”又名“福慧粥”,意谓寺院将腊八粥施与四众,大家在吃粥感念佛陀恩德的当下,可以诱发善信,增福开慧。
《摩诃僧祇律》律云。佛住舍卫城时。难陀母作食。先饭比丘。然后自食。复作釜饭。逼上饭汁自饮。即觉身内风除。宿食顿消。由是多水少米合煎。复用胡椒荜茇调和。以奉世尊。由是佛听比丘。从今日后。许食粥。有十种利。时世尊即说偈曰。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肖。是名为药佛所说。欲生人天常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
一资色谓资益身躯。颜容丰盛。故云资色。
二增力谓补益尪羸。增长气力。故云增力。
三益寿谓补养元气。寿算增益。故云益寿。
四安乐谓清净柔软。食则安乐。故云安乐。
五辩说谓滋润喉吻。论议无碍。故云辩说。
六除风谓调和通利。风气消除。故云除风。
七消宿食谓温暖脾胃。宿食消化。故云消宿食。
八辞清谓气无凝滞。辞辩清扬。故云辞清。
九除饥谓适充口腹。饥馁顿除。故云除饥。
十消渴谓喉吻沾润。渴想随消。故云消渴。
“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金华山大佛寺腊八粥所需食材、等诚邀大众随喜布施,藉此佛粥成就自身、滋养十方、广结善缘、共培福德,增福开慧。如有发心报名义工或随喜布施、供养粥料请直接与本寺客堂联系。
腊月初一(年1月6号)金华山大佛寺为腊八“福慧粥”食材举行诵经祈福仪式,诸护法居士可随喜参加。
长威法师:
寂善法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