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有许多小众的打卡地,其中以“隆兴寺”而闻名。有些人说,正定的历史就是中国佛教史的一半,正定“佛文化”悠久纯正,其中以隆兴寺、开元寺为最。
隆兴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又名大佛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保存比较完整,年代久远,气势恢宏的宋代佛教建筑群,梁思成先生称之为“京外第一名刹”。隋开皇六年(年),开始有龙藏寺之称,唐朝改为龙兴寺。乾隆四十九年(年)赐“隆兴寺”牌匾,至今仍存。
城市的喧闹声被隔开,周围一片安静。抛开“庙”属性,光是作为一个不同寻常的院落,这里就让人感觉到了惬意。整座庙宇布局严谨,色调以暗淡的灰色为主,没有太多的华美色彩,被许多石壁上的石墙轻轻抚摸着,早已光彩夺目,将手放在上面,仿佛能感觉到在清凉的表层下蕴藏着的种种过往。
这座摩尼殿内有“倒坐观音”,鲁迅与梁思成二人都称赞。其他的佛像是“把人神化”,鲁迅先生说,而这尊倒坐观的佛像则是“把神人化”,盛赞她是“东方美神”。梁先生说:“她是多么有人性。”世音菩萨高3.4米,头戴宝冠,如纱巾,自肩下垂,露臂赤足。她容光焕发,凤目微睁,面带微笑地俯视着这一切生灵。
寺庙里的建筑,佛像的制作,只令古人叹服。即便是当代数不胜数的建筑大师,以及作为地标的无数设计作品,他们的巧思也是千年一遇的——那些没有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工匠们,他们将历代传承下来的技艺与宗教信仰相结合,创造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奇迹。
隆兴寺的主要建筑是大悲阁,两侧分别为御书阁和集庆阁,始建于宋朝开宝年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原先的大悲阁历经劫难,早已面目全非,如今呈现在眼前的是年的重建。
千年古槐下的大悲阁,碑亭中的龙藏寺碑,静静地立在篱笆后面。寺院中现存碑刻四十多道,其中价值最高的就是此碑。这一碑名曰《隋碑第一》,其造型十分别致,刻工精细,字体结构简练,方正有致,虽为楷书,但仍保留着隶书的痕迹。
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称之为“艺臻极品”的建筑孤例宋代摩尼殿;被后人誉为“东方神韵”的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轮渡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楷书之祖”的龙藏寺碑刻;我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我国古代最精巧的铜铸毗卢佛。上述任何一件文物,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称得上是“镇殿之宝”,偏偏六大名寺之首——隆兴寺,这让人大有目不暇接之感。
大悲阁内千手千眼的观音令人叹为观止,是中国保存最完整、高度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除了胸前合十的两臂外,观音身侧各有二十臂,每臂绘一眼,分别执日、月、净瓶、宝镜、宝剑、金刚杵等宝器。遗憾的是,两侧的40对铜臂经过几代的损坏已经残缺不全,在20世纪40年代大修时改为木质,只有前胸和双臂为原铸。
整个寺院,既有唐宋恢宏秀丽的雄伟,又有明清奢华精致的精致。与其名声相比,隆兴寺带来的震撼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尽管遭到了巨大的破坏,但幸好这里已经经过了、正在经历着最专业的修复,更多的人在为延续古建筑的生命而努力,佛光普照千年,也许还可以期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