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环境品质提升后的沿江路。
改造后的风车广场
白鹅潭边惬意慢跑、洛溪桥头悠闲钓鱼……靓丽大气的花城广场是广州人引以为傲的城市客厅。不过,您留意到没有,不知不觉中,身边的城市公园也已是满眼美景,可以锻炼、休闲的小广场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靓了!一个个舒适、人性的城市客厅,正幸福着广州人的生活。
近两年来,广州通过空间微改造,打开封闭的绿化隔离带,建成了超过万平方米的带状公园,营造敞开的城市客厅。根据规划,未来还将重点打造包括太古仓、长堤、广州塔广场等9大品质街区。
客厅:长堤街
装修风格:休闲风
四个小广场江边靓一路
记者探访城市客厅的第一站,是芳村长堤街滨江沿岸一带。坐船从芳村码头一出来,映入眼帘的便是干净、开阔的小广场,有悠闲地坐在长椅上看书的年轻人,还有三三两两在锻炼的老人。正在伸展身体的陈伯告诉记者:“现在芳村的江边靓多了,你沿着江边走走,都是几十年的大榕树,还多了很多座椅、锻炼器材,每天在这里走走都好舒服啊。”
原来,作为“一江两岸三带”的重要地段,荔湾区完成了长堤街滨江沿岸环境综合整治微改造,为了给周边居民商家及游客创造一个新的休闲交流环境,长堤街重点打造沿江广场。芳村码头广场就增加了休憩木平台和座椅,将原有单一的交通空间扩大为一个市民休憩集散的空间,把人们的交通需求和休闲娱乐需求有机结合,创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公共场所。
沿着江边一直往西走,还会遇到好几个小广场。其中,立白中心正对江边的空地原来是一个巨型的“白帆”,改造中拆除了原有的张拉膜构筑物,为江畔创造一个开阔的前广场。现在广场上种植的红花、绿树煞是好看,还摆上了大型花坛。一位正在花坛前留影的市民说:“我在芳村住了十几年了,过去这里比较老旧,现在有了这么漂亮的广场,忍不住想多拍几张照片呢。”
继续往西走,唯品会广场为附近的居民和上班族提供了一个户外休憩的场所,同时也为附近的电商企业做活动提供了户外空间。广场采用斜线的设计元素,将人们的视线延伸到广阔的珠江沿岸,从而增强场地的空间感。再接着走,就是风车广场,此处毗邻信义会馆,视野开阔,是一个很好的观景平台。广场对面是独具风格的风车建筑,景观设置也是对风车建筑的一种呼应。
记者在长堤街沿江边走边看,一路见到不少慢跑的市民,罗先生告诉记者:“我喜欢早上到江边跑跑步,今年以来江边尤其舒服,人行道宽敞,周边景观整洁、靓丽,跑起来实在是一种享受。”
据悉,在长堤街滨江沿岸微改造过程中,设计部门特意保留靠近江边的人行道,同时将人行道的边界向商铺偏移7米,剩下的空间作为新增的人行道和商铺前广场。人性化的设计让商铺前有了退缩空间,增加了游客的步行感官体验,也把沿街商铺串联起来,增加了商业活动氛围。
客厅:渔人码头
装修风格:前卫风
娱乐新地标改造聚人气
番禺的洛溪村北侧同样紧靠珠江,原来这一沿江的黄金地段是洛溪村自建工业园区,夹杂部分国有企业仓储用地,环境杂乱。近年来,在以珠江“经济带、创新带、景观带”为载体,以洛溪岛沿江产业经济发展、景观优化提升、创新发展为驱动力的前提下,包括渔人码头在内的洛溪村,成为番禺区村级工业园改造试点之一。
下午3时,阳光和煦。渔人码头的小广场上,遛娃的、散步的、踢毽子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记者看到,广场前是一个小型摩天轮造型,中央是两条带状喷泉,周围种上了各色绿植,不时有环卫工人给植物浇水。旁边不远处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电动游乐车、托马斯小火车、儿童充气城堡……这里已经成为孩子们的天堂。住在附近的陈女士说,她的女儿今年四岁了,孩子两岁时这里刚建好,环境大变样,遛娃也有了新场所。
沿着江边漫步,记者发现,沿江的建筑颇有创意,它们被刷成了红色、蓝色、黑色等不同的颜色,上面还有不同风格的个性涂鸦。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个个正在招商的店铺,许多年轻人在此驻足,在这些个性建筑的背景前拍照留念。
渔人码头商业街坐落在一片水、田、村交融的岭南村落之中,这里的建筑既保留了典型岭南村落红砖元素,又结合了创梦社区发展,吸引了一批创客的加入。一家健身俱乐部的廖先生说,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几乎没什么人来。微改造后,这里人气越来越旺,他就是看中了这里潜在的商业价值,选择在此开了分店。
目前,渔人码头项目正逐步实施其多个计划:打造广州珠江后航道的创新长廊,以创新为驱动,打造年轻活力的创梦小区;打造客似云来的南广州传统食肆,利用渔人码头复合功能,以食聚人气,发展多元商业服务;打造三江汇聚的天然珠江岸线景观,以渔人码头发挥水岸景观优势,构筑都市滨江娱乐新地标……
客厅:大佛寺前
装修风格:大气风
老街有新韵闹市藏清幽
北京路所在的传统中轴线也进行了提升改造。原先大佛寺面对广百百货的门口设置了围墙,市民和游客朋友只能看到上半部分。近日,记者来到大佛寺发现,本次提升改造在拆除围墙的同时增设了一个小广场,广场周围设置了花坛、榕树等。市民不仅可以一睹壮观、恢宏的大佛寺建筑全貌,还可以在广场上小憩。据悉,结合大佛寺改建工程,西湖路区域改造为市民打造了一个数千平方米的城市广场,极大地改善了原本拥挤的城市道路,使西湖路焕发新的商业活力。
改造范围主要包括南北向的北京路,及东西向连接的西湖路、惠福路等区域。北京路北段集合建筑立面整改复原保护、景观重塑、灯光照明设计优化等多个领域的整改,营造舒适的街区商业气氛。整个北京路北段的老字号一条街也修葺一新,灰色为主的骑楼吸引了不少游客在门口拍照留念。
同时,改造在北京路中段结合周边街巷进行空间挖潜,打造更多供游人休憩的现代景观带,很受游客欢迎的千年古道也更换了观景玻璃。
客厅:沿江西路
装修风格:浪漫风
新古典街区通透新空间
沿江西路是老广州的历史街区,是典型的新古典主义街区。从塔影楼到人民路口的沿江西路西堤段是广州市城市道路环境“品质化、精细化”建设的示范工程,也是长堤品质街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目前,该路段的改造提升已经完工。
记者看到,尽管只有短短米,这里却大有不同。原有滨江岸线被改造为通透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就连原来单纯的树池也改造成了座椅,不少街坊坐在江边的榕树下小憩。
本次改造从人的需求出发,完善的交通系统和舒适的人行空间成为一大亮点。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人行道有10米宽,走起来特别舒服;盲道全部拉直,对盲人很友好;过街路口也变宽了,不像过去只能挤两三个人;道路转弯处是小半径,车辆会自动减速,对行人来说更安全……此外,沿江西路的粤海关路段将原来车行道旁的自行车道移到了滨江广场上,车行道没有变窄,但靠建筑的人行道拓宽了1.5米~2米,行人走起来舒服度更高了。此外,过街通道距离变短了,行人不必担心绿灯时间太短而小跑着过街。
已建万m2带状公园
重点打造9大品质街区
近两年来,广州不断开展城市微改造,提升城市品质。通过空间微改造,打开封闭的绿化隔离带,建成了超过万平方米的带状公园,营造敞开的城市客厅。临江大道广州大桥至华南快速干线段是广州首个意义上的滨江带状公园,米~米宽的绿化带过去是一片杂树林,经过抽疏、造景,并建设园道、人行步道、驿站、厕所等配套设施,打造成景观优美、层次丰富、空间开敞的带状公园。
此外,二沙岛东端艺术公园也于上月底正式开放,市民可以从海心沙岛直接步行进入二沙岛,在岛尖观景平台上最直观地欣赏小蛮腰和东塔、西塔全景,更好享受广州中心城区景观魅力。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还将重点打造9大品质街区:太古仓、长堤、白云文化广场、二沙岛、大学城、花城广场、猎德坊、广州塔广场、琶洲会展中心周边。通过制定标准化、精细化的街区设计和施工标准,开展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示范区优化提升工作,形成代表广州最高水准的具有活力的品质街区。其中,打造人性化街道是提升的重点,在道路空间继续推广“小转弯半径”等人性化街道设计理念,增加小公园、开敞空间,让市民拥有更多高品质的公共空间。
设计者说
人性化设计
小转弯半径
小转弯半径是打造人性化街道的重要理念。转弯半径越大,右转车辆的速度越快,交叉口的范围也会越大。传统的交叉口设计更注重“车”的体验,转弯半径往往偏大。而对“人”友好的交叉口,通常是小转弯半径。业界通常认为:小转弯半径能有效约束转弯车速,当转弯半径控制在10米以内时,转弯车速一般不会超过30公里/小时,可大大降低被撞行人所受的伤害。
提升进程
部分已完工项目:
●天河华新社区文体广场等7个广场公园环境提升
●传统中轴线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一江两岸环境品质提升试验段工程(沿江西路)
●长堤街滨江沿岸环境综合整治微改造工程
●番禺区洛溪村渔人码头微改造
●会展公园品质化提升工程
●临江大道景观绿化及缓跑径建设工程
●有轨电车观光线路绿化景观建设
部分计划中项目:
●新河浦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沿江西路(人民南路-文德南路段)示范街区设计
●海珠区珠江后航道城市设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377.html